1.将2×C表分解为独立的2×2表进行分析
① 首先将2×C表分解为(C-1)个四格表。如下表:
分解的方法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专业知识及对2×C表直观分析,先将估计关联不明显的四格表分解出来,并逐项进行χ2检验,若关联不显著则合并,究竟哪个观察项目标以a1a2…b1b2…,则根据直观分析确定,关联不显著的项目放在前面较方便。
上表可分解为:
A表χ2不显著则合并为B表,若B表χ2也不显著则合并为C表,依此类推。
②将分解的2×2表依下式计算χ2
式中t=1,2,…CN为 2×C总表中的总数
nx1nx2为总表中的边缘次数(横行)
nyi为总表中的边缘次数(纵列)
aibi为总表中各格的实计数
用公式10-16计算各被分解的χ2值才能保证
根据公式10-16上述分解表A四格表的χ2公式可写作:
B表的χ2为:
同理,C表的χ2为:
【例10-16】 有一调查如下表所示,问二因素是否有关联,并进一步分析相关源,即究竟在哪种态度上有显著差异?
分别用式10-17计算这两个表的χ2值:
如果总的χ2检验显著,也可用这种方法分析关联源。
2.将2×C表分解为非独立的2×2表进行分析
在教育与心理方面的研究中,经常所关心的是几个实验组与一个对照组比较,这时就要将2×C表分解为非独立性的2×2表。如下表:
在要求总的显著性水平为α的情况下,如果每一种新法(新的教学方法或称实验组)与旧法(或称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性水平也为α的话,则不能保证总的显著性水平为α。因为每一实验组都要与对照组相比较,故各四格表就不是独立的而是非独立的。各分解四格表的显著性水平α′计算如下:
式中α′为各分组的显著性水平
α为所规定的总的显著性水平
C为总表的项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