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表现得像只纠结的猴子
有些病人说:“很感谢你能告诉我需要改变我的悲观消极的想法,但我控制不了自己。老被一些悲观厌世的情绪困扰着,半夜自己被惊醒。我在入睡时,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那些问题,白天也被这些问题困扰着。有时,甚至在开车时脑海里也不断地想着这些问题,有时入神得竟开过了出口都懵然不知。”
佛教大师及作家马修·李卡德(1946年生,出身法国上流家庭,于巴黎巴斯特学院毕业,在诺贝尔奖得主方斯华·贾克柏的指导下,于1972年获得生物博士学位)将人类躁动的思想与被绳索捆绑着的猴子的思绪做了个对比。猴子越是挣扎,追求自由,它就越被紧紧地缠绕捆绑着,无法挣脱绳索的束缚。
也许你会同情这只猴子,你越想挣脱思想的束缚,你就越会被它困扰着,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你需要的是平复你躁动思想的技巧,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理智地做出决定,才能保证你跨越第三道跨栏障碍,使自己特有且仅有的一次生命活得有意义,而不会抱憾终生。
如果你想消除胡思乱想、杞人忧天的疑虑,就需要学习如何“在此时此刻好好活着”。这句话也许你之前已听说过,可是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吗?我们中许多人应该对以下这种情形很熟悉,这正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试想你的伴侣在和你一起参加你的朋友发起的一次烤肉聚餐中,因为和你的朋友们相处不来,让你在朋友面前有失面子。你在开车回家的一路上都咬牙切齿、备受挫折和倍感气愤,禁不住在想:“他怎么能那样跟我说话。我该用更重的语气驳回他。”在回家的路上,你越想越气愤,冲过了四个红绿灯,自己还不知道。一会儿过后,你坐下来与对方一起吃晚饭,吃饭时两人沉默,一言不发。你吃得飞快,因为你一直在想:“他不该那样跟我说话。我为什么让他就这样离开了?下次叫我怎么面对我的朋友们?”你越来越想不通,坐在电视机前,却无心看电视。因为与对方争吵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在你眼前浮现,愤愤不平的思绪在你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闪现,你陷入了极度烦躁之中。
最后,你索性爬上床。当你的伴侣坐在床前想要翻看书籍时,你拿起平时打开的一本书读着,可你根本静不下心来看书。看来看去都在看相同的一段,反复看了四遍还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于是,你索性放下书,见对方入睡了,最后你也跟着入睡。可你打了个盹,半夜就又醒来了,辗转难眠,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又一次,你叩问自己:“我怎么就不懂以他相同的口吻驳回他?我完全不需要对他容忍。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
活在当下
到底是什么令你如此担忧?当时在卧室里有什么东西激怒你了吗?是鼾声如雷的伴侣还是天花板?都不是。实际上,此时此地什么都没发生过,没有任何东西令你担忧。一切担忧只是你自己胡思乱想。你老想着明日该如何解决和面对昨日的争吵。因此,我对你担忧的定义以及如何克服焦虑的方法如下:
焦虑是对明日的排练,对昨日的重现。人应该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
你需要一种帮助你活在当下的方法,这既可以是凌晨三点做点有意义的事,比如列一张行动清单写下要去做的事情,也可以是回到**睡觉。否则,你一味胡思乱想,只会让你筋疲力尽,把你用于解决问题的精力消耗殆尽。如果你要克服焦虑,那么你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
不要活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幻世界里
一个人如果总是活在自己幻想的小世界里,成年累月地使自己为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愤愤不平,为将来的计划担惊受怕,忧心忡忡,这样导致的结果只会是:担心将永无止境。因为,过去和将来是永无止境的旋涡,令人难以自拔。
莉斯在她工作时,不断地担忧她的婚姻及其对孩子的影响;当她和孩子一起在家时,又不断地担心她的工作。她的这种担忧并没有给她的工作、婚姻或者孩子带来益处。
通过学习活在当下,使用我以下描述的方法,让她无论是在家陪伴孩子或伴侣,还是在公司工作时都能百般专注,绝不分心。这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活在当下能帮助你抓住自己消极的想法,将其变成更加有意义、更积极、更乐观、更励志的想法。你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开明、坦诚和果断。这将有利于激励你采取积极的行动。
要想活在当下,就要把经历看作是由以下三种意识构成的,这是有帮助的:
1.内部现实是一种身体内部当即的体验。你可能会说:“我能感觉到我的嘴唇干了,我的胳膊倚靠在桌上,后边的膝盖有轻微的疼痛。”这些都是你自己当即的体验和感受,这是毫无异议的。
2.外部现实由当即的外部世界构成。你可能会说:“我可以看见一束红玫瑰。我能看见窗和树木在动。”外部现实与你的经历有关,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你说:“树木在风中摇曳。”那这就是幻想了(第三种意识)。也许树木在摇曳是因为邻家的两个男孩在爬树,或者是邻居在摇树摘苹果所致。
3.幻想由解读、假设和观点组成。你可能会说:“我看见我的伴侣在电脑旁。她双眉紧锁。”如果你再加上一句:“她看起来心事重重。”那就是你的幻想了。她也许只是在全神贯注。由此看出,幻想是一种对周围世界的假设、猜想以及解读。它们是跨越内部和外部世界之外的想法。
幻想是使生活愉悦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艺术和文学创作的基础。幻想可以是轻松的,你在欢快地回忆与伴侣一起开心的日子时,或回忆一段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的愉快假期时,都使你感到轻松快乐。我们也可以利用幻想来做计划:不管是选择为了买一套宽敞的别墅而拼命努力工作,还是选择住公寓,以留有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供自己消遣;又或者对待这段婚姻是该去还是留。
幻想也许带有破坏性。因为幻想常是灾难性的——对最坏可能结果的预示——我们趋向于用抗争还是逃脱来回应。比如说,你的伴侣忘记了结婚纪念日。你立刻就会把这理解为这表明他不再像过去一样重视你、在乎你。为此,你忐忑不安了一整天,越发感到悲观泄气,义愤填膺。可让你万万没想到,他在你最喜爱的餐厅给你安排了一顿美味的晚餐,饭后还跟你去听了一场你期待已久的音乐会。
成果丰硕的幻想与灾难不断的幻想的区别在于:对于前者,人们花大力气,根据预示采取行动;而对于后者,人们只知道独自生闷气。如果你不根据预示采取行动,幻想就只是对你精力的一种浪费。
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意味着通过内部和外部现实有意识地驱逐掉带有破坏性的幻想预示。安在讲述着她在排队等待购买去学校接孩子的火车票时如何成功地使用这个方法。
在她面前有十个人。她站在原地排队五分钟后都不见队伍前进,她开始想,靠窗口的那个男人正在写回忆录,而不是在填写买车票的支票。出于担忧(幻想)迟到对孩子的影响不好,以及会给老师留下自己作为家长的不好形象的考虑,她的心跳开始加速,手心开始冒汗。她幻想着自己抓住那个男人,揪着他的脖颈,把他从窗口拉出来,对他大声吆喝,让他站到一旁让自己先买票。
安发现自己很气愤,她问自己是否真的打算这样去做,她要去实现她的幻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时候,她对自己说:“好吧,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也许就能感觉轻松点。现在就回到现实中来,活在当下,不再幻想着如果我迟到,我的女儿会怎么想,老师会怎么说。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保存我的精力,不要担心。”
她感到自己深呼吸了一口气,正在一点一点地放松。她不再幻想过去或未来,而是用尽自己的精力,根据自己的现状考虑可行之路,去做一个理智的决定。
继续研究安的故事:她买了票,赶上火车,顺利接到了孩子。她到达的时候,心情很轻松,整个人都充满能量——她愉快地向她的女儿招手,匆匆给她买了冰激凌。虽然安可能晚到了一会儿,但她到的时候是疲惫烦躁还是精力充沛——这完全取决于她自己。
没有什么大不了
下次当你在懊恼该继续还是离开这段关系时,请记住,担忧过去或未来完全是徒劳的。认清现实是一种提醒自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方法。
在整件事中——在世界和宇宙中——我们每一个人只是一粒尘埃。
当你的婚姻出现问题时,只有活在当下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你不该逃避、担忧或生气,你该更理性、更满意地解决问题,不该让自己被它所深深拖累。
可以这样问自己:“有什么我能做的吗?如果有,那就做吧。如果没有,不要浪费精力,专注于内部和外部现实。”当你的幻想**你的意识时,用它“没有什么大不了”来填充你的意识。此时,你会发现自己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是因为,通过摒除自己消极的想法,你不再把现状看作一种威胁。你不再由于纠结于逃避还是抗争而引起的诸如呼吸短促等的心理变化,而是开始放松身心。
告诉人们不要再担忧于事无补,但让他们面对内部和外部现实却有帮助。如果你每天都能活在内部和外部的现实世界里,你便会开始发现自己在一辆车中幻想,洗澡时幻想,做个人陈述时幻想,趴在桌上幻想,在等飞机时幻想。你会开始选择到底是要根据幻想采取行动,还是停止浪费精力。
通过练习活在现实中来控制你的思想,并把它当作每天必做的事情。为了提醒自己这么做,请分别在你的镜子上、水壶上和垃圾箱上黏上一个红点。
刮胡子、刷牙、烧水、倒垃圾,是你每天必做的事情。当你在做这些日常琐事时,你禁不住会走神,开始产生担忧过去或将来的想法。那些红点帮助你提醒自己要活在当下。赶紧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以便控制自己的忧虑情绪。
从那只纠结的猴子身上可以看到,越是企图挣脱某种思想情绪,你就越会深陷其中。活在当下,能让你有一个更加清晰和现实的思路,做一次对人生有意义的明智抉择。活在当下对你的婚姻关系来说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