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導論

第一節 起源發生學的追問

字體:16+-

對藝術的本源根性的追問和考察,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本質主義式的,即從共性、特質的角度切入,透過藝術史的現象看本質,繼而厘定藝術的某種根性,我們將在第二節中具體來說。另外一種就是起源發生學的,其或從考古學的角度對史前藝術遺跡進行分析研究,或以現代殘存的原始部落的藝術作為參照,再或者借鑒兒童藝術心理學的方法來給以推測[1],總之是希望通過還原藝術在它的曆史形成之初的本貌,由此確認藝術的自身規定性。這裏有必要強調的是,在本源論的意義上,“藝術的起源”問題並不是問藝術在時間上產生於何時,而是問藝術在什麽情形、什麽條件下方成其為藝術,藝術發端於什麽條件,在什麽條件下它才成為真正的藝術。換句話說,追問藝術的起源,就是要尋找藝術的本性源於何處,而作為規定藝術本性的理念條件,其乃是藝術存在的理由、發展的源泉和綿延不絕的力量,它使藝術百看不厭,永葆青春,永遠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種需要。[2]

綜觀中西藝術史,人們對藝術的起源發生的看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摹仿說

摹仿說(又作模仿說)是諸多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中最古老的說法,它的基本觀點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摹仿。

在西方,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明確指出,“藝術摹仿自然”。另一位哲學家德謨克利特也認為,人類在許多重要的事情上都是野獸的學生,向動物學習,取法於自然,“從蜘蛛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鶯等歌唱的鳥學會了唱歌”[4]。在這之後,亞裏士多德進一步指出,摹仿是人類的本能,所有的藝術,不管它采取什麽樣的形式,“這一切實際上是摹仿”,這是藝術的根性;至於不同的藝術樣式表現出差別,那不過僅僅是摹仿所用的媒介、手段或方式不同罷了,就像畫家、書法家、雕刻家用色彩和線條摹仿,而詩人、歌唱家、戲劇演員則是用他們的聲音來摹仿。那麽,人類為什麽要摹仿動物、摹仿自然呢?亞裏士多德認為,這是因為人能在摹仿的過程中得到“快感”,“經驗證明了這樣一點:事物本身看上去盡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圖像看上去卻能引起我們的快感,例如屍首或最可鄙的動物形象”[5]。亞裏士多德的這種觀點後來為達·芬奇、狄德羅、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所承續,成為西方兩千餘年在藝術問題上的金科玉律,直至18世紀才開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