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歌曲欣賞十八講

一、舒曼的生平

字體:16+-

舒曼

舒曼所使用的筆名多種多樣,總稱為“大衛同人”。這些筆名是些個各具有不同性格的虛構的人物的名字,其代表性人物是歐塞比烏斯(意即善感而富於空想的人物)、弗洛列斯坦(意即易激動而精力充沛的熱情人物) 、拉羅(意即具有二者之間的性格)等。他們反映了舒曼本人性格的各個側麵。

也許羅伯特·舒曼在幼年時的興趣更可能使他成為一個文學家。他自幼顯露出詩歌、戲劇、音樂等多方麵的才華。舒曼16歲時,遵照母親的希望在萊比錫和海德爾堡的大學學習法律,但結果還是走上了他所喜愛的音樂之路,他重新向維克(後來的嶽父)學習鋼琴,向多隆學作曲,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鋼琴家。1830年舒曼正式開始了音樂家的生涯。由於急於求成,把手指練壞,他轉而從事音樂創作和評論。他是浪漫主義音樂成熟時期的代表之一。舒曼生性熱情敏感,並且有民主主義思想。1834年他創辦了《新音樂雜誌》,促進了浪漫音樂藝術在德國的發展。舒曼的一生雖有諸多不幸,但有很幸福的婚姻。舒曼和克拉拉·維克初次見麵是在1828年,當時舒曼18歲、克拉拉9歲,此時舒曼開始師從克拉拉的父親維克學習鋼琴,師生之間建立了父子般的關係,他與克拉拉相處得有如兄妹。1835年舒曼和克拉拉相愛,但維克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女兒嫁給當時無名氣的舒曼,而他們倆人寧死也不肯相讓。結果訴諸法律,兩個年青人雖然勝訴,但克拉拉隻好離開父親的家。雖然後來舒曼夫婦和維克和解,但為時已晚,舒曼幾年後就患了精神病,後因病情嚴重發作,投入萊茵河,繼而入精神病院治療,這時克拉拉正懷著他們最小的孩子。他們於1844年離開萊比錫,移居德累斯頓。又於1850年遷至杜塞爾多夫,舒曼在神誌清晰的間隙擔任樂隊指揮,1856年7月29日舒曼在杜賽爾多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