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理查·施特勞斯與妻兒
由於專心於歌劇創作,理查·施特勞斯有將近12年時間沒有創作過藝術歌曲,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他一改早年選用不太出名詩人作品譜曲的習慣,開始使用藝術歌曲創作上德奧作曲家最喜歡汲取養料的歌德、海涅、呂克特等人的詩歌。
這一時期,他最偉大的作品,也是一生音樂創作的重要總結就是《最後四首歌》(Vier letzte Lieder)。這個標題並不是作曲家本人所加,因為出版商洛特將這四首歌曲在作曲家去世後結集出版,所以才有了《最後四首歌》的標題。
在這四首歌曲中,最早完成的是《在晚霞中》(Beim Schlafengehen),然後才是《春天》(Frühling)、《入睡》(Im Abendrot)和《九月》(September),現在這個順序是出版商決定的。《在晚霞中》完成於1948年,不過,理查·施特勞斯是在這之前兩年讀到了艾興多夫的這首詩歌,直到1948年才完成。大概就是在寫這首曲子的同時,有人贈送了理查·施特勞斯一本海涅的詩集,作曲家饒有興味地讀完之後,決定從中挑選四首與《在晚霞中》一起組成一套歌曲,但後來,他隻完成了三首。
《在晚霞中》是《最後四首歌》中最傑出的一首,也是理查·施特勞斯在戰後首次選用管弦樂隊伴奏的聲樂作品,歌曲獻給他的出版商洛特。艾興多夫的詩歌寫得非常優美,描繪的是一對戀人走過寂靜的鄉間,為美麗的晚霞深深感動的場景。晚年的理查·施特勞斯在歌曲創作方麵,放棄了早年那種清新、簡樸的風格,而更強調音樂的表現力、色彩感。這首《在晚霞中》就以其帶著淡淡憂傷的氣氛讓人沉醉,曲式結構方麵比較自由,不類一般藝術歌曲使用的分節歌或者通譜歌形態。從調性布局上看,從降E大調開始,最終回到這個調性上。其中變化比較大的是第二個樂段,也就是“一對翱翔的雲雀”一句,變化比較大,拍子和調性都有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