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认为,年轻人读书应该有选择性。“我们那会儿读书是很困难的,想找一本书很难,而现在不一样了,书太多了,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困惑,选择性是至关重要的。选择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真正有意义的书,第二是自己喜欢的书。”
“书,就是你的伴侣,是和你融为一体的,它不是你的衣服,很多人把书当成装饰品来对待,读书不能跟着‘时尚’走。不能为读书而读书。如今人们的欣赏水准在降低,很多人在这个市场中乱了方寸,读书人的素质也在下降,读书量也在下降。今天的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从政治社会转型到经济社会,在政治社会当中人们对书是崇拜的,现在人们对书那种崇拜的感觉没有了。真正要从书中寻求书的本意的人越来越少了。书的神圣感没有了。从书中看热闹的人多了。寻找‘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人多了。所以现在,真正阅读书的人少了。”肖复兴认为,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今天仍真正读书的人是那种还保持着古典情怀的人。“我对书崇拜的感觉也不如以前了。”肖复兴无奈地说。
“书是农业时代的产物,现在到了电子时代,书就被淘汰了吗?不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只有仍保持着古典情怀的人才能与书交融。当然书这种纸面上的东西所给你的远远不如电子时代所给你的更直观,更五彩缤纷,但是它给你的纸面上的那种想象能力是电子时代所无法给予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过去的牛车被汽车取代了,但读书跟坐牛车不一样,在读书这条大道上,汽车永远取代不了牛车。”对于肖复兴来说,读书和写作的快乐是别的替代不了的。
阅读在肖复兴的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读书和写作交替进行。
肖复兴书语
无论到任何时候,读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泯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或考试之类功利性的目的。
打开一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灵魂一样,那里面有超拔人生的万全良药。
开拓文学新领域的《早恋》
18年前,第一本触及中学生男女情感的长篇小说《早恋》因为观念的“前卫”和“大胆”而触及雷区,导致绝版。当时新华书店进这本书只进了一次就不进了,很多同学想买都买不到,只好用手抄书。也有人认为,《早恋》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是这本书过早“夭折”的原因。那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把这本书视为大毒草,一看书名就生气,至于内容是什么根本不管,他们总觉得这本书会误导孩子,于是不允许学生看,更不允许买。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埋没。2005年,作家肖复兴的这部作品终于由朝花出版社推出,重见天日。
一本书已经出版18年,当年悄悄读着它长大的少男少女,如今已经是为人父、为人母的中年男女了。但只要提起《早恋》,很多人都会对这本情窦初开的中学生情感小说产生深深的眷恋。《早恋》18年前出版时,在社会和校园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成为震撼当时一代中学生和他们老师心灵的作品。作家以他在大、中、小学当过整整十年教师的生活积淀,以他的大胆和敏锐的思想锋芒,以他的清丽、质朴的笔墨和起伏跌宕的情节,通过几对早恋同学的故事,围绕着早恋风波而展开的不同的教育思想,生动地展现了中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对爱情天真、迷茫却真挚的向往,以及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与追求。这本书使那个时代的青年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恋爱,什么时候应该开始真正的恋爱,过早地开始只会让人生误入歧途。在文学的画廊里,《早恋》开拓了一个新的生活领域,给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感觉弥久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