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鍾神秀——景觀美

(一)遙遠的美麗

字體:16+-

晨升夕落的太陽,似乎是文人墨客永遠的讚頌對象。且不說太陽對人類的意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那旭日東升的絢麗與夕陽西下的壯觀就世世代代令人傳頌。包括那伴隨日出而出現的早霞,也有無盡的美感(如圖4-1)。當代美學家王朝聞在其《黃山觀石》中寫道:“我在黃山的‘北海’,花了大約十二個黎明的時間,比較太陽出來之前天空與雲彩的變化……我特別愛看東方的雲霧怎樣給朝陽的出現形成無限複雜的變化。譬如說,有時,在橫抹一筆似的暗雲後麵,正要出來的太陽好像是一個山頭緊靠帳幔的吊燈,雲使太陽在我們的印象中起著種種想不到的有趣的變化。”而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誰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又體現了多麽清涼的秋暮夕照嗬。

月亮沒有刺目的光芒,更容易讓人們細細地觀賞,因此寫月的名篇更是不勝枚舉。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1],直白地寫出了月亮的形狀:晶瑩、潤澤、渾圓,如同白玉製成的大盤;張若虛的“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2],不僅寫出了高雅的月亮,也寫出了月夜的皎潔、澄明;而彎彎的月牙兒,則被人比作銀鉤、小船,小巧可愛。

圖4-1 早霞[3]

與月相伴的星星被人們看作是一種遙遠、美麗、純潔的存在物。巴金的散文《星》中有這麽一段:“在我的房間外麵,有一段沒有被屋瓦遮掩的藍天。我抬起頭可以望見嵌在天幕上的幾顆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視著那些美麗的星星。它們像一個人的眼睛,帶著深深的關心望著我,從不厭倦。這些眼睛每一霎動,就像賜予我一次祝福。”而星空的廣袤、深邃、神秘,又給予人們無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