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前期禪學史

第二節 菩提達摩的禪法和思想淵源

字體:16+-

關於達摩禪法的原始資料應以《續高僧傳》《楞伽師資記》中所載“二入四行”為主,二書所載大同小異,今合而用之。又有天順本《二入四行論》、敦煌宿99等多種敦煌寫本。《師資記》所載是達摩弟子曇林所記達摩傳授給道育、慧可的“真道”,即“大乘安心之法”。此安心法門分為四個方麵:“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行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續高僧傳》雲“教令不著”)。”

達摩禪法要在安心,其二入四行也皆言安心。故其禪法實則心法,與過去念注自身及外境染淨之相的大小乘禪法均不相同。安心既是其禪法中心,又是理入法門,而理入又通過壁觀來實現。明理安心之後就要轉向外行,在實踐(身行實證)中鞏固和驗證自己的理悟,在日常生活中體味和強化悟理修禪所獲的道果,不僅在坐禪明理時安心,在生活中也能安心不動,從而達到更高的境界。以上理入、行入都是個人的身心修煉,一旦達到身心堅固、決定不動的境界,就要在世間行化,由單純的自修轉向自利利他,弘法度人。而在世間行化時,就必須隨順世間,順應現實社會的狀況和各種人的特點,謂之順物。隨順世間人物的目的是“防護譏嫌”,表麵上隨波逐流,不標新立異,不嘩眾取寵,以免受到他人的譏諷和嫌棄。這一方麵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傷害,一方麵是為了順利地弘揚禪法。此順物之法看來簡單,實則難行,達摩以此免禍終身,得享高壽。慧可本來依此埋形,因道俗固請,不得已“奮其奇辯,呈其心要”,結果屢遭打擊,被害幾死,後佯狂市井,歌吟行道,“縱容順俗”,才保住性命。順物為明哲保身之道,不是根本目的,其目的是行化度人,開導眾生,傳授禪法。開法度人要對治各人具體的煩惱迷惑,根機不同,時事不同,教示的方法便會不同。因此傳法不能隻是正麵宣示,直述正理,而是要用無數方便因勢利導,使學者從不同道路得入涅槃淨境。是故達摩強調說法示機都是方便法門,都是手段,不是目的,故旋立旋破,不執一法。對種種方便隨立隨遣,不令人執著,以免滯於化城,不獲真道。對達摩的這一說法當時絕大多數人不能理解,故慧可說法“情事無寄”被視為“魔語”,為此備受迫害。它損害了許多佛教宗派的利益,因為如此他們所信受奉行、視為真法的東西都成了不可執著的方便法門,成了必須破遣的執著,所以達摩一宗受到排擠和打擊,甚至人身迫害。所謂“摩法虛宗”也緣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