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南方絲綢之路:雲南茶馬古道音樂文化研究

一、文化意義

字體:16+-

第一,茶馬古道成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茶馬貿易的興起,使得大量藏區商旅、貢使有機會深入祖國內地;同時,也使大量的漢、回、蒙、納西等民族商人、工匠、戍軍進入藏區。在長期的交往中,各民族之間增進了對彼此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親和感,形成了兼容並尊,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在古道上的許多城鎮中,藏族與漢、回等外來民族親密和睦,藏文化與漢文化、伊斯蘭文化、納西文化等不同文化並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麵出現了互相吸收、複合、交融的情況。在雲南沙溪鎮,以藏家文化為重點,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白族民俗文化並存一體的格局至今猶存,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實例,茶馬古道的作用凸顯其中。

第二,以“茶”為媒介的商品承載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質。商品承載著文化,文化塑造著商品。這裏的商品指以茶葉為代表的在茶馬貿易中出現的各種食物、交換貨品;而文化,指的是多民族的文化。不同的商品承載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特質。同是茶葉,經過馬幫在茶馬古道的運載後,其商品屬性就遠遠超出了商品本身,藏區民眾中有一種說法,稱茶葉翻過的山越多就越珍貴,此說既生動地反映了藏區得茶之不易,也形象地說明了茶葉在經過漫長而艱險的高原之路後,其在藏民心中的價值已非同一般,它已成為各民族之間相互交往的通行證,成為馬幫在茶馬古道上共同認可的信物,成為各民族之間團結友誼的象征。通過這樣一個物物交換的形式,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碰撞中得到了統一,生活習慣得到了歸附和一致,這是一種橫向交流的結果,沿著茶馬古道前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個現象,沿途的民居樣式、衣著服飾、民情風俗、所說語言乃至房前屋後宗教信仰標誌始終像走馬燈一樣變化著,這種多元文化的特點,在以茶葉為代表的商品通過後,商品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這是茶馬古道對於文化方麵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在茶馬古道上,首先值得研究的文化交流就是各個民族之間的民風、民俗的碰撞與交融。如居住於瀘沽湖畔的摩梭人,他們對於鍋莊舞的熱愛,正是源於茶馬古道上馬幫文化的遺存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