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南方絲綢之路:雲南茶馬古道音樂文化研究

第四章 茶馬古道雲南段音樂事象之二

字體:16+-

茶馬古道上的馬幫音樂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眾多民族的馬幫音樂文化在茶馬古道這樣一個共同的語境中,呈現出絢麗多姿的音樂文化個性。但事實上,馬幫音樂絕不僅僅隻有《趕馬調》,馬幫中的器樂、歌舞、戲劇(戲曲),以及他們沿途經曆的不同地域的音樂文化,都成為茶馬古道雲南段的音樂事象。在茶馬古道雲南段中,沿著《趕馬調》音樂主線一路走來,德欽縣的弦子與奔子欄鎮的鍋莊舞成為茶馬古道雲南段藏族馬幫音樂中最耀眼的兩顆明星。

對於弦子,它是茶馬古道雲南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樂,也是藏族馬幫休息、玩耍時的必備樂器。同時,由於德欽弦子自身所具備的獨特的音樂特點,使得“弦子歌舞以位居川、滇、藏三省區交界處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縣、西藏昌都地區的芒康縣、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德欽縣等三地,流傳最為普遍,最具代表。”[1]而鍋莊,雖然素來以“嚴肅的形象”示人,但對於能歌善舞、擅長舞動的藏族而言,鍋莊舞以另一種姿態出現在茶馬古道上,成為雲南段藏族馬幫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在《奔子欄藏族鍋莊歌舞》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茶馬古道上有一首民謠這樣唱道:‘天上有多少顆星,卓草就有多少詞;山上有多少棵樹,卓草就有多少調;犛牛身上有多少毛,卓草就有多少舞步。’”[2]其中,卓草指的就是奔子欄地區節奏比較快、靈活性比較強的一種鍋莊類型。由此可見,在茶馬古道上,馬幫對於奔子欄鍋莊舞的熱愛及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