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露清聲:一個人的音樂趣味

重讀肖邦

字體:16+-

“如果有一天你坐在鋼琴前不知道該彈些什麽,那麽就彈肖邦的《練習曲》吧!”某位鋼琴家的話一語道破肖邦《練習曲》兩方麵的重要價值:任何一位鋼琴家想保持藝術生命的活力,都將與它為伴,同時性格多變音樂豐富的它也將成為你生活中最善解人意的朋友之一。

最近,鋼琴家鄒翔的獨奏音樂會重新引發了我對肖邦《練習曲》的興趣,以前,我更加關注每首作品的技術性,並收集了很多演奏家的錄音,一首一首地比較其中的差別,甚至連演奏時間都爛熟於心,但這次,我已經覺得過去的老一套再嚼無味,所以打算換個角度談談《練習曲》。

就以時間作為這次複習的線索好了。我確實也在重新梳理肖邦生平的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

肖邦生於1810年,逝世於1849年,一生隻有短短39年。很多人為他扼腕,感歎為什麽才華橫溢的音樂家生命往往如此短暫。其實答案就在他們的音樂當中——並不是天堂需要音樂,所以召喚天才前往,而是在人間,人們需要用一生體會的情感路程,他們已經早早完成,就算生命的功課結束,接下來也再無遺憾了。39年時間,肖邦的情感體驗沒有任何一處空白,和每個人一樣經曆了少年、青年、中年、晚年四個階段。

1810年出生直到1829年,是肖邦在故鄉波蘭華沙度過的少年時期,也是他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期。肖邦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地道的波蘭人,他身上的斯拉夫情結是母親的遺傳,從小就懂得“憂鬱”的含義,哪怕是鋼琴上最初彈出的簡單旋律,也是帶著傷感的小調。雖然有一雙憂鬱的眼睛,但是少年時的肖邦眼裏都是自由快樂。波蘭鄉村的生活氣息熏染了他,讓他諳熟民間音樂的旋律、舞蹈的節奏,並印刻在腦海裏永遠不會消失。17歲時,肖邦進入華沙音樂學院學習,波蘭的點滴生活使他的作品有血有肉,感情充沛,正統的音樂教育讓他對各種作曲技法得心應手,音樂鋪陳有序。少年時的肖邦一直在汲取營養,波蘭時代給了他無比寶貴的醞釀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