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風月談

“滑稽”例解[1]

字體:16+-

[1] 本篇最初發表於1933年10月26日《申報·自由談》。

葦索

研究世界文學的人告訴我們:法人善於機鋒,俄人善於諷刺,英美人善於幽默。這大概是真確的,就都為社會狀態所製限。慨自語堂[1]大師振興“幽默”以來,這名詞是很通行了,但一普遍,也就伏著危機,正如軍人自稱佛子,高官忽掛念珠,而佛法就要涅槃一樣。倘若油滑,輕薄,猥褻,都蒙“幽默”之號,則恰如“新戲”[2]之入“×世界”,必已成為“文明戲”也無疑。

這危險,就因為中國向來不大有幽默。隻是滑稽是有的,但這和幽默還隔著一大段,日本人曾譯“幽默”為“有情滑稽”,所以別於單單的“滑稽”,即為此。那麽,在中國,隻能尋得滑稽文章了?卻又不。中國之自以為滑稽文章者,也還是油滑,輕薄,猥褻之談,和真的滑稽有別。這“狸貓換太子”[3]的關鍵,是在曆來的自以為正經的言論和事實,大抵滑稽者多,人們看慣,漸漸以為平常,便將油滑之類,誤認為滑稽了。

在中國要尋求滑稽,不可看所謂滑稽文,倒要看所謂正經事,但必須想一想。

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譬如報章上正正經經的題目,什麽“中日交涉漸入佳境”呀,“中國到哪裏去”呀,就都是的,咀嚼起來,真如橄欖一樣,很有些回味。

見於報章上的廣告的,也有的是。我們知道有一種刊物,自說是“輿論界的新權威”[4],“說出一般人所想說而沒有說的話”,而一麵又在向別一種刊物“聲明誤會,表示歉意”,但又說是“按雙方均為社會有聲譽之刊物,自無互相攻訐之理”。“新權威”而善於“誤會”,“誤會”了而偏“有聲譽”,“一般人所想說而沒有說的話”卻是誤會和道歉:這要不笑,是必須不會思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