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澳非篇

康斯坦尼亚葡萄酒庄园

字体:16+-

早就听说开普敦有可与法国葡萄酒媲美的葡萄酒,但缘何这里的葡萄酒久负盛名?来到这里亲见亲闻之后,才算有所了解。

开普敦的葡萄酒已经具有350多年的历史了。1655年,范里贝克率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批移民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株葡萄秧。他们种植葡萄的初衷是想让往返欧亚之间的船员们能够补充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以免他们因长期乘船缺少维生素而得坏血病。没料到后来葡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不但满足了人们对水果的需求,而且大大地促进了南非葡萄酒业的发展。

目前,开普敦最重要的葡萄主产地是“弗朗斯霍克”,它位于开普敦几十公里以外一个群山环绕的伊斯特河谷。据说,1685年约有250名法国胡格诺教徒来到这里,在东印度公司的帮助下开始了葡萄种植,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这里成为理想的葡萄种植园。之后,法国人又将本国的葡萄酿酒技术带到这里,并兴建了大量的酒厂和酒窖,使这里逐渐成为开普敦地区远近闻名的葡萄酒乡。

坐落在开普敦桌山不远处的康斯坦尼亚葡萄酒庄园非常著名,这个开普敦最早的葡萄酒庄园是由开普敦第一任荷兰总督西蒙于1685年创建。园内的曼纳尔大宅,曾经是荷兰总督西蒙的住所。当时,西蒙认为开普地区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因此开始在这里大面积种植,并于1705年在这个葡萄酒庄园里生产出第一批优质葡萄酒。

然而1925年,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葡萄酒庄园毁于一场大火,如今的康斯坦尼亚葡萄酒庄园是后来重建的,据说只是过去庄园主葡萄园的1/6大小,但完全保留了以往荷兰庄园的建筑风格。白色的小楼今天仍然完好无损,院墙的三角梅枝叶茂盛火红一片。一望无际的牧场和漫山遍野的葡萄园,有几位黑肤色的工人,开着轻便的拖拉机在园中行驶,看到我们便快乐地用中文向我们打招呼说“你好!”

园中的马路旁,摞起十几个装满葡萄的箱子,几个白种人在收购葡萄。酒店草坪上,巨大的木质酒桶旁,小松鼠在树枝上蹦来跳去,一位年轻的母亲甜蜜地逗着身边的小宝宝,几位金发碧眼的小朋友骑着儿童自行车在追逐嬉戏。好一幅欧式的田园风光!我们仿佛在画中游览胜景。

现在曼纳尔大宅已成为文化历史博物馆,园内还有一个建于1791年名叫克雷特的酒窖和一个内设品酒吧的乡村酒店。游客可以在这里先品酒再买酒,许多人把这里当成了度假休闲的好地方。

葡萄酒庄园接待室

曾经的总督住所曼纳尔大宅

开普敦康斯坦尼亚葡萄酒庄园

葡萄园里有许多上蹿下跳的小松鼠

空心大树顽强的生命力

拖拉机在葡萄园里耕作

康斯坦尼亚乡村酒吧

我们没有品到葡萄酒的酒香,却意外尝到了挂在葡萄架上已经半干了的葡萄,不知是葡萄园工人忘记了采摘,还是有意留在葡萄架上另有他用,反正这几趟葡萄架上的葡萄非常非常美味,连我这几近洁癖的人,都忍不住把葡萄连皮放到嘴里大嚼一番。更有甚者,有人成把成把地往嘴里塞。导游把大家带到这里,嘴上说,“注意啊!远处有人看着哪!”实际上园中的主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为什么葡萄干了都还不摘呢

后来我了解到,这些挂在架子上的葡萄,是为制作美酒所特意采取的一种晾晒方式,经过日晒、低温、风干等步骤的葡萄可以制作出风味独特的葡萄酒。难怪我们吃到嘴里的葡萄格外甘甜呢!

沿着大西洋海岸线还有无数这样的葡萄种植园,它们从崎岖的坡地到平原河谷绵延800多公里。仅在“弗朗斯霍克”地区就有42个葡萄农场。今天,南非已成为世界十大葡萄酒生产国之一。

晚上洗澡时,我用热水不停地冲击肿胀的双腿,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身体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哦,这就是白天看海豹的代价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