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北美篇

美国人坦言:离不开“中国制造”

字体:16+-

吃过午饭,我们乘车来到位于曼哈顿岛东岸的联合国总部。白色的圆顶弧线形会议大厅是最为惹眼的建筑,大厅前的广场上插有各国国旗,只可惜我们参观的日子正赶上周日,既没有看见象征联合的各国旗帜,也没有机会得以进入这个常常引领世界大事的国际机构,只好在这著名的“国际地盘”上和160多个光秃秃的白色旗杆合影留念。

联合国总部白色的圆顶弧线形会议大厅

卢森堡赠送联合国的雕像——“打结的手枪”

联合国总部广场上的地球雕塑

联合国总部由4幢大楼组成:大会堂、会议大厦、39层高的秘书处大楼和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这个建筑群由美国人华莱士·哈里森和中国人梁思成等11名国际建筑师设计,于1952年10月正式落成使用。达格·哈马舍尔德图书馆是1961年增建的。

在此工作的总共有50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参观时间是每天9点至16点45分,每隔15分钟放行一批游客。观光的游客依到达先后次序免费领票入内参观,凡有票的人都可以参加联合国大会和理事会的会议,开会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半至下午3时半之间,每次参观要1个小时左右,配有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汉语及日语导游。周六、周日不开放。

在联合国秘书处大楼的一层内设有服务台,提供联合国总部游览的行程介绍,有20种文字可供选择,这个大厅内设有许多各会员国赠送的艺术品,值得好好地欣赏。另外楼下的礼品部里面,有世界各国的特色娃娃。当然了,这里的安全检查颇为严格。

离开联合国总部,我们直奔杜沙夫人蜡像馆。穿过喧嚣繁华的街道,我们进入一所门脸不大的建筑,导游把我们送上直通8层的电梯,他却没有一同上来。导游说,到了8层就顺着蜡像馆内的提示往下走,到5层乘电梯,他在1层电梯口等我们。

联合国总部39层的秘书处大楼

纽约杜沙夫人蜡像馆的真假记者

这座蜡像馆,坐落在这座大楼的中间部分,没有一点展览馆的感觉。柔和的灯光,迷宫一样的展厅,全世界各国的名流蜡像会聚一堂。在游客密度不小的空间里,一个人转身之间,便会碰到“别人”,这个“别人”或许是个大活人,或许是一尊蜡像。蜡像造型逼真,楚楚动人,生动活泼,分外传神。不用任何语言介绍,不看任何文字说明,你一眼就能认出蜡像的原型人物。

我们有选择地与卡斯特罗、萨达姆、罗斯福、克林顿夫妇、奥巴马夫妇、戴安娜、马丁·路德·金、曼德拉、南丁格尔,还有中国的姚明等人物的蜡像合影。

下午4时,我们开始漫步第五大道。第五大道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中央大街,道路两旁是带有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西装革履的男士和时尚飘逸的女士进进出出,呈现出美国现代生活的图景。第五大道是“最高品质与品位”的代名词,而它的尊崇与华贵源自19世纪初,富有的纽约人将住宅选在了当时还只是一条乡间小道的最南端,可今天它已经是纽约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

姚明“教”我投篮

用美国总统蜡像做生意

第五大道下沉式滑冰场

纽约第五大道

很少有街道能像第五大道那样,可以包揽那么多家货品齐全、受人喜爱的商店。这些商店很多都拥有多家分店并享誉世界。可以想到的名店几乎都可以在这条大街上找到,可以想到的商品也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货品丰富,品牌齐全,高档优质,成功运作,成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点。如此100多年来,第五大道一直站在成功的巅峰。

我们一行人几乎都是抱定不购物的观光者,虽然考察了几所名牌店,但只是走走、转转、看看,与国内的物价做个比较罢了。平心而论,物价高不说,服装类产品一不小心就用美元换回了“中国制造”。而如今,美国人也坦言,生活中真的离不开“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