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溫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語言

3.討要型

字體:16+-

討要型的人總是顯得軟弱無力,缺乏進取和精神追求,行動遲緩甚至懶惰。在情感方麵,依賴性比較強,遇到挫折時情緒反應容易激烈,往往用乞求的方式求得對方的回心轉意。

現實生活中,他們幾乎不會主動提出分手,更多的情況是被動地麵對分手或拒絕,而常見的應對語句是:“求求你,千萬不要離開我……”“沒有你,我真的活不下去……”“讓我留下吧,我很可憐的!”

其不健康之處在於,缺乏應有的生命擔當,不相信自己能夠長大,將自己的責任用示弱的方式托付給別人。

討要者的心理能量很弱,卻未達到聽天由命的程度,還堅持維係著人的生存底線—吃飽喝足與安全感的基本滿足。為了維係這個底線,他們有意或無意地放低自尊,不爭不奪,也不奮進,將自己的生命責任交由他人之手。盡管他們不容易跟別人發生衝突,但言行舉止之間透露出來的過度的軟弱無能,常常會引起周圍人的憤怒—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怒。

事實上,討要者的內心層麵都是一些可憐的兒童。深埋心底的悲哀,使得他們自憐、懦弱,而這種悲哀實為幼年時期“哭泣”行為的再版。他們在潛意識裏是期望用這種楚楚可憐的“哭泣”感動別人,有如當年用淚水和哭泣去打動父母一樣。

因此,在討要者的夢境、繪畫、沙盤以及意象世界裏,通常會出現“可憐鬼”的形象:瘦小,眼神無助,常穿灰色的衣服或袍子,一副可憐相。

身形瘦小象征心理發展非常弱,精神營養不良。眼神無助象征內心的無助感和無望感。衣服或袍子的灰色代表抑鬱的心境。一副可憐相代表內心的卑弱感,而這同時成為其製勝法寶,或說是生存優勢—因為他們確實很可憐,值得同情。

“可憐鬼”在本質上是心理病態的兒童。他們的心理年齡停滯於兒童期,沒有學會如何通過真誠的付出與合作去獲得愛,隻懂得被動地等待愛的施舍。他們寧願乞討一生,也不相信自己能夠長大,能夠承擔起自己的生活,一心隻想著隻要別人不拋棄自己就好。但是,他們並不清楚,真正“拋棄”自己的恰恰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