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三節 綠洲農業——天下黃河富寧夏

字體:16+-

寧夏平原的農業是典型的綠洲農業。土壤肥沃,熱量充足,光能豐裕,黃河水利的灌溉,使得寧夏平原兼得土、水、光、熱資源的優勢,為發展綠洲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一、寧夏平原農業開發曆史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蒙恬率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套地,開始在此戍邊。漢武帝時期,中原數十萬貧民、田卒遷往寧夏平原等地,戍邊屯墾,其中“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內蒙古包頭以西至甘肅蘭州之間的黃河沿岸衝積平原),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把原來的茫茫草原,改造成為我國西北最古老的灌區之一,形成穩定的人工綠洲,出現了“沃野千裏,穀稼殷積……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繁榮景象。寧夏平原現有的秦渠、漢渠、漢延渠、唐徠渠等幹渠,其原始渠道均為秦、漢、唐時期的舊渠。以寧夏平原建立的西夏,更是憑借黃河灌溉之利,國力強盛,創造了燦爛的西夏文化。元代初葉,著名科學家郭守敬主持改建唐徠渠、漢延渠、秦渠等12條幹渠、68條支渠。至明代嘉靖年間,灌溉水渠已有大小18條,全長700多千米,灌溉農田達10×104hm2。清初又新辟大清、惠農、昌潤等渠,灌溉麵積和灌區人口激增,寧夏平原的灌溉農業空前繁榮,憑借“黃河百害,唯利一套”和“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譽名揚海內。

西漢時期是今寧夏平原大規模開發的最初階段,當時種植的農作物比較單一,以解決軍隊和移民的食糧和牲畜草料為主。但是,史料中已經提到某些地方種植有果木園林。至唐朝時,水稻在灌區已有種植,果樹的種植也有較大發展。唐詩描述的“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騎鐵衣明”(韋蟾),基本反映了寧夏平原當時的農業發展和駐軍的情況。至西夏時,這裏種植的農作物已有小麥、大麥、蕎麥、糜黍、水稻和豆類等,蔬菜、瓜果種類也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