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三節 資源開發與產業布局

字體:16+-

由於中部幹旱帶的地理位置、政治、軍事地位特殊,本地帶的區域開發一直受製於政治的變化,是典型的政策主導型開發模式。曆史上在政局動**、民族矛盾激烈或遊牧民族統治的時期,這裏通常以畜牧業為主。在中原王朝政治穩定並向外擴張的時代,灌溉農業往往深受重視而蓬勃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寧夏中部幹旱帶的經濟、社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寧夏中部幹旱帶在曆史上處於中原王朝的邊地,是政權更替頻繁、民族交鋒激烈的區域,在生產方式上,往往是“出之於本族的習俗和利益,而不顧對於自然生態平衡的影響,因而就難免引起若幹副作用,還往往貽患於後世”[1]。

秦漢以前,寧夏中部幹旱帶基本保持自然狀態,其景觀是在草原背景上鑲嵌分布湖沼與森林。西漢初期,在“屯田耕戰,移民實邊”的邊地開發政策之下,該區域得到了大規模的軍墾,平原地區興修水利發展灌溉農業,丘陵台地辟為牧場,原來的自然生態係統開始發生變化。自漢代至元代,寧夏中部幹旱帶基本維持著這樣的農牧業格局,隻是農業與牧業此消彼長,時有興廢。明朝在邊疆地區大力實施屯田,明太祖“命天下衛所軍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田,十之三守城,務盡力開墾,以足軍食……”[2]。寧夏中部幹旱帶自此進入了大規模農耕開發階段,丘陵台地也被大規模開墾。盡管如此,為了保證軍事上對馬匹的需要,畜牧業規模依舊浩大。清王朝前期推行禁墾政策,但中期以後隨著人口的快速增加,清廷一改初衷,倡導“借地養民”政策,農牧業生產一度有過繁榮景象。但是,由於不合理開發與戰亂破壞,及至清末與民國時期,民生凋敝,田地荒蕪。

新中國成立以後,寧夏中部幹旱帶的開發進程明顯加快。1949年,該區域人口總數為40×104人,耕地麵積為19×104hm2。目前,人口總數已達到147×104人,耕地麵積也達到35.1×104hm2,增加了近一倍。作為資源相對富集區,本地區的煤炭、石油、石膏等非金屬礦業資源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也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其中,煤炭的開采量已超過2000×104t,占全區煤炭產量的近一半。此外,自20世紀80年代實行吊莊移民扶貧模式以來,本區域已建成8個揚黃新灌區,安置移民18×104人。寧夏中部幹旱帶的台地或山間平原,建成了南山台子、固海、鹽環定、紅寺堡等大規模的揚黃灌區,在荒漠草原地區再造了一個個新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