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一節 自然環境

字體:16+-

六盤山古稱“高山”、“隴山”,處在華北地台與祁連山地槽之間的過渡帶上,聳立於黃土高原之上,作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南北走向的石質褶皺山脈屹立於寧夏南部。六盤山北起海原南華山,南經甘肅華亭至陝西隴縣,連綿240多千米,寬30~60km,麵積3727km2,占全區總麵積的7.2%。由大小關山、馬東山和月亮山三大支脈構成,屬於寧夏南部地區最高的山係,主峰米缸山位於和尚鋪以南的美高山,海拔2942m。山勢高峻,峽穀深邃,對東南季風有著一定的阻擋作用,像巨大的綠色長城把黃土高原分成東西兩大部分,成為涇河與渭河的分水嶺,也是氣候、植被的天然分界線與河流發源地。山體主要由白堊紀頁岩、砂岩構成,山頂渾圓,山坡略成階梯狀,東坡陡峭,西坡較緩和。其山路曲折險狹,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六盤山因此得名。

六盤山處於東亞季風區邊緣,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冬季受幹冷的蒙古高壓氣流控製,形成四季分明、年溫差和日溫差較大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幹燥,夏季高溫多雨,春季升溫快,秋季降溫快。按全國氣候區劃,六盤山屬暖溫帶半濕潤區向半幹旱區過渡的地帶。年日照時數為2100~2400h,年平均氣溫為5.8℃,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17.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7℃,極端最高溫為30℃,極端最低溫為-26℃,≥10℃積溫為1846.6℃,無霜期90~130d。山脈走向南北,有利於截留東南來的暖濕氣流,成雲致雨,使六盤山地區成為中國西北多雨地區。年平均降水量676mm,主要集中在夏秋季,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3.3%;年平均蒸發量1426mm,年平均相對濕度68%。最大降水區位於二龍河一帶,年降水量在820mm以上。每當夏秋季節,陰雨連綿,山峰白雲繚繞,山間霧色茫茫,被稱為黃土高原的“濕島”,是寧夏最潮濕的地區。受局地地形的影響,六盤山的東南坡降水量較大,隨著海拔高程的增加其增加率也在加大;但是,在六盤山的西北坡水汽較少,降水量相應減少,隨海拔高程的變化增加率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