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一節 寧夏生態移民與可持續發展

字體:16+-

寧夏南部山區包括固原市的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彭陽縣、原州區和中衛市的海原縣及吳忠市的鹽池、同心縣共8個國家貧困縣,涉及162個鄉(鎮)、1637個行政村,總麵積3.04×104km2,占自治區總麵積的58.8%。2012年總人口達214.55×104人,其中回族人口117.54×104人,分別占自治區總人口和回族人口的33.2%和51.1%。

按照寧夏扶貧標準,全區仍有貧困人口105×104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的29.7%。通過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製度銜接識別,由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重點扶持貧困人口還有65×104人。寧夏貧困人口大多生活在寧夏南部山區,包括六盤山陰濕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丘陵溝壑區和中部幹旱風沙區。這裏生存條件嚴酷、資源匱乏、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遠遠超出了資源的承載能力,農民的一半以上收入都來源於第一產業,使本身不具備優勢的種植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長期的人口壓力和經濟貧困,以落後的生產方式對資源進行掠奪式開發,過墾、過牧、過樵等都導致生態進一步惡化,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生產效益低下,以致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

一、生態移民的基本內涵

2001年,為加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進程,中央提出“在西部地區,對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條件嚴酷、資源貧乏、生態環境惡化地區的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的舉措,寧夏稱之為“生態移民工程”。通過改善遷入地的生產條件,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還可以緩解遷出地的人口壓力,為改善和恢複生態環境創造條件,使扶貧開發和生態環境建設有效結合,有利於整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從導致人口遷移的因素來看,生態移民主要是由於遷出區的人口規模遠遠超過了區域生態環境容量和承載能力,因生態環境因素所致。從移民的目的來看,生態移民是通過將生活在惡劣環境條件下的居民搬遷到生存條件更好的地區,一則減輕人類對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繼續破壞,使生態係統得以恢複和重建;二則通過易地開發,逐步改善貧困人口的生存狀態;三是減小自然保護區的人口壓力,使自然景觀、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