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地理

第一節 地質地貌

字體:16+-

一、大地構造基本輪廓

由龍首山南麓向東延伸,經牛首山北麓、羅山東麓和六盤山東麓的深大斷裂是一條重要的大地構造線。以此為界,將寧夏及鄰區分為兩部分,北、東側為中朝準地台,南、西側為昆侖秦嶺地槽褶皺區[1]。昆侖秦嶺地槽褶皺區係古生代祁連地槽的一部分。寒武係、奧陶係和誌留係為巨厚的海相複理石建造、碎屑岩—碳酸鹽建造,局部夾火山岩建造。加裏東運動中晚期,北祁連地槽褶皺回返。華力西運動中,香山、煙筒山、衛寧北山、牛首山等地區成為山前拗陷,接受了晚古生代沉積。泥盆係為河湖相碎屑岩建造和山麓磨拉石建造。石炭係為海相和海陸交互的碎屑岩含鹽建造、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和含煤建造。二疊係為雜色陸相碎屑岩建造。印支運動使山前拗陷褶皺隆起。晚期燕山運動中,六盤山地區急劇沉降,斷陷盆地中堆積了巨厚的山麓相、河流相與湖相雜色和紅色碎屑岩建造。中朝準地台基底為太古界變質岩係,蓋層為中—上元古界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及冰水—冰磧建造。寒武係和奧陶係海相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和碳酸鹽岩建造,石炭係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二疊係陸相含煤建造和碎屑岩建造,三疊係陸相碎屑岩建造,侏羅係陸相含煤建造和碎屑岩建造,白堊係陸相碎屑岩建造,古近係—新近係陸相紅色碎屑岩建造和含鹽建造。上、下古生界之間為一區域性假整合麵,除局部地區有晚奧陶世沉積外,廣大地區缺失上奧陶統、誌留係、泥盆係和下石炭統地層。

從中元古代開始,地台發生分化。沿石嘴山—銀川—固原—平涼一帶逐漸形成一個北南向的條帶狀裂陷,即鄂爾多斯西緣拗陷帶,其東、西兩側構造邊界分別為車道—阿色浪斷裂與賀蘭山西麓斷裂。寒武紀、奧陶紀時,拗陷帶發展到高峰,賀蘭山南段寒武—奧陶係厚達5700m,並具槽、台過渡型特征。晚奧陶世至早石炭世,拗陷帶受東西向擠壓,隆升為陸。中、晚石炭世再度沉降,一些地區遭受海侵,形成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二疊紀海水退出,轉為內陸斷陷盆地並延續到侏羅紀。晚期燕山運動使該拗陷帶褶皺隆起,形成縱貫北南的造山帶,成為鄂爾多斯盆地與吉蘭泰盆地、六盤山盆地的分水嶺,控製著東、西兩側的早白堊世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