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三、深刻哲思,華彩藝術:《2001太空漫遊》

字體:16+-

☆ 影片檔案 ☆

片名:2001太空漫遊

外文:2001:A Space Odyssey

導演:斯坦利·庫布裏克

編劇:阿瑟·克拉克、斯坦利·庫布裏克

主演:凱爾·杜拉、加裏·洛克伍、雷納德·洛塞特、羅伯特·比提

上映:1968年4月2日

國家/地區:美國、英國

片長:141分鍾/160分鍾(首映版本)

獲獎:獲1969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1969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聲獎

斯坦利·庫布裏克(Stanley Kubrick)導演的《2001太空漫遊》現在已經被不少人公認為是電影史上的一座裏程碑。它以極大的時空跨度展現了一幅幅氣勢恢宏的影像:在時間上,從有類人猿的史前時期到人類在探索外太空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未來;在空間上,茫茫宇宙和距離地球大約數億千米的木星皆成為影片的表現空間。此外,影片極具挑戰性的地方還在於以具象的藝術形式來表達抽象的哲學思考,在這種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影像實驗中達到非常深刻的哲思境界。影片改編自著名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遊四部曲》係列中的《2001太空漫遊》。阿瑟·克拉克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伊薩克·阿西莫夫一起被稱為“科幻黃金時代的三巨頭”。克拉克的作品以很強的預見性和準確性而著稱。他善於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做出準確的預測。這一點在他與庫布裏克合作的這部《2001太空漫遊》中也得到了體現。早在人類尚未實現登月夢想的1964年,克拉克便與庫布裏克一同想象並構造出了太空場景,甚至包括太空站中失重和人造重力、月球的地貌和從月球上觀看地球的畫麵等令人驚歎不已的極為真實的細節。在小說的基礎上,庫布裏克進行了天才的影像創造,以極具想象力的視聽語言創作出一部製作精美、氣勢磅礴的科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