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一、曆史描述:歐美政治影片創作進程概論

字體:16+-

1.早期政治影片:電影發明—20世紀20年代

在早期電影中,對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進行一定程度的表現,並且在電影中表達出政治觀點的影片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的劇情片。如美國電影先驅大衛·格裏菲斯(D.W.Griffith)的《小麥的囤積》(A Corner in Wheat,1909),通過講述一個貪婪的商人大量囤積小麥以牟取暴利,卻導致民眾們食不果腹而陷入饑餓的故事,控訴了資本家投機買賣的罪惡和社會貧富的不均。蘇聯電影大師謝爾蓋·愛森斯坦1925導演的《戰艦波將金》(Bronenosets Potyomkin,1925)是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宣傳片之一。他在這部獻禮片中,將1905年發生的一起水手嘩變事件改造成革命行為,並虛構出“敖德薩階梯”和黑海艦隊加入起義等情節,以其革命性的電影技巧和史詩般的恢宏精巧的結構,奠定了蒙太奇學派的基礎;同時影片也以政治宣傳片的身份,躋身於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的行列。

2.經典好萊塢時期的政治影片:20世紀30年代—40年代中期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出現了一些反映社會的不公正的電影,比如茂文·勒魯瓦 (Mervyn LeRoy)導演的《亡命者》(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1932)敘述貧窮的主人公被迫偷竊6美元卻被判處十年監禁,以及他在監獄中所遭受到的種種殘酷的折磨。弗裏茨·朗(Fritz Lang)導演的《狂怒》(Fury,1936)根據一個真實的事件改編,通過講述主人公被誣蔑為綁匪,小鎮民眾縱火欲燒死他,死裏逃生的主人公憤而複仇的故事,控訴了美國早期民間濫用私刑的嚴峻問題。

這一時期的政治影片代表作還有德國萊妮·裏芬斯塔爾導演的《意誌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1935)、美國弗蘭克·卡普拉導演的《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Mr.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電影大師查理·卓別林自導自演的《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1940)等。《意誌的勝利》是一部毀譽參半的作品,成為電影史一則奇特的個案。這是一部記錄1934年在紐倫堡召開的帝國代表大會的紀錄片,記錄了大會的盛況和會議期間的一些重要事件。這部影片實際上向曆史學家顯示了納粹政府如何通過宣傳而發展壯大,希特勒是如何運用他無與倫比又令人恐懼的語言能力煽動群眾,並向他們灌輸納粹思想的。而《大獨裁者》則是查理·卓別林尖銳諷刺納粹主義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影片。全片的**是在片末,主人公查理公然要求在政治上對抗法西斯主義。本片特別之處在於其上映時期,那時是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仍和納粹德國保持良好關係。在對納粹主義的恐慌還未完全爆發時,卓別林此作就已經震撼人心了,並對希特勒、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予以譴責。本片是卓別林首部有聲電影,也是他思想與意識成就最好的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