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一、曆史描述:歐美災難影片創作進程概論

字體:16+-

1.早期災難片:電影發明—20世紀40年代

火災、海嘯、地震、颶風、火山爆發……在人類文明日漸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地球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各種各樣的物質運動。這些給人類社會帶來慘重損失的物質運動,讓人類見識到了大自然暴虐的、令人畏懼的力量:火山爆發可以瞬間讓一座城市化為灰燼,地震可以讓一座城市成為瓦礫堆,海嘯同樣可以讓一座海邊城市淹沒水下……所以,人類幾乎從未停止過對於災難的想象。尤其是結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中的末日審判,人們總是在恐懼中想象著那足以將人類文明世界毀於一旦的災難的來臨。當人們的想象遇到了最適合的媒介載體——電影時,以災難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影片就應運而生了。1901年,英國就出現了表現一場火災的短片《火災》(Fire !),這是影史上最早記錄的一部災難片。不過,電影早期的災難片創作數量並不多,而且絕大部分的災難片可以歸入科幻片的類型中(直到如今,有些災難片也是科幻片)。如在1922年,美國人就拍攝了早期科幻災難片《大洪水》,它是由原創小說改編的。“災難片表現了一種消極的逃避情緒,即幫助觀眾從多變、精神緊張、充滿不安全感的現實世界躲入夢幻世界。當他們從電影院出來時,他們就會發現自己在當今現實世界中還是幸運得多。”[1]因而,從這方麵講,災難片可視為電影的一種亞類型影片。20世紀20年代的科幻災難片還有《失去的世界》(The Lost World,1923)、《火星人》(1923)、《死亡射線》(1925)等。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20世紀30年代,災難影片的創作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出現了描述古代羅馬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讓整個龐培城覆滅的《龐培城的末日》(The Last Days of Pompeii,1935),以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為背景的《舊金山大地震》(San Francisco,1936),以及表現颶風的驚人威力的《颶風》(The Hurricane,1937)。在這批20世紀30年代拍攝的災難片中,已經出現了日後災難片創作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龐培城的末日》就是典型的以一個普通家庭在災難中的經曆來展開敘事,講述在龐培城裏的一個鐵匠馬卡斯原本過著清貧而寧靜的生活,直到他的妻子因為生病缺乏醫療而死去。為了賺錢,馬卡斯成為競技場的一名粗暴的角鬥士,並且通過不正當的組織獲得了巨額的金錢。來到此地的耶穌結識了馬卡斯的兒子弗萊維厄斯,溫文爾雅的弗萊維厄斯與父親因為觀點分歧而產生衝突。但就在此時,維蘇威火山爆發了,父子二人的爭執因為這場災難而中斷。在《舊金山大地震》中,導演開始綜合運用攝影、特技、音效和剪輯等形式手段來表現一場長達20分鍾的大地震,這成為影片的**段落。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颶風》將災難片和愛情片進行雜糅,這一公式直到《泰坦尼克號》還在使用,也是災難片獲得成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