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觀
凱利對人性的假設是,人即科學家。科學家的目的就是努力去解釋世界,對現象進行預測和控製。凱利認為心理學家也與科學家一樣,試著去預測並控製行為。普通人如同科學家一樣,科學家在探索世界,建構著自己的理論;普通人在探索現實,建構著自己的生活。科學家在探索世界時,會提出假設、驗證假設,預測未來。普通人與科學家的主要運作原則是一樣的,他們不斷地經曆各種事情,形成自己看世界的觀點,並用已有的人生經驗去預測未來,控製事件,調控行為。
凱利將人視為科學家,引出了他對人性的幾點看法:
1.把人看成是朝向未來的。人每天都用自己的一套理論預測(anticipate)世界,“我們並非隻是為了預測而預測;而是為了將來擁有更美好的生活。促使人有所企求的是未來,而非過去。人們一直是透過現在之窗而展望未來”(Kelly,1995,p.49)。人們不必束縛於童年或青少年的經驗,人生發展的方向是朝向於未來的,因為個體能夠用預測對未來形成建構。
2.人對環境有主動形成表征的能力,而不隻是被動的反應。凱利相信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因為,個體能夠自由地形成建構去解釋主、客觀世界,對現實形成理性的獨特的認知取向。因此,人具有創造力,具有選擇生命路徑的能力。人生的本質在於使人造就並再造就自己。
3.人既是自由的,又是被決定的。人能自由去解釋事件,但是同時又為建構所局限。
4.在人格的獨特性與普遍性方麵,凱利采取中立的立場。人有差異性與獨特性,每個人看世界的觀點不同,如同科學家有不同的理論觀點一樣。由於每個人對世界的看法不一樣,他們的行為和人格也就不同。同時,人也會受文化因素的影響,形成相似的建構,表現出相似的人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