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陪你讀史記:世界AB麵

晁錯:做人不行,做啥事也不行

字體:16+-

晁錯,看到此名讓廣大人民群眾紛紛皺了皺眉,他這姓咋讀,是不是晃錯?真·正個名,晁讀音潮,唐朝時日本有位著名的遣唐使,漢名就叫晁衡。

晁錯是河南潁川人,從小就是個刻板嚴肅的性格,不苟言笑,長大後又憑著愛好去當時的法家傳人張恢那學了戰國商鞅和申不害等法家先驅的學說,從此,更加深了他嚴峻苛刻的性格。

眾所周知,古代的法家和當今重視以法治國還有些不同,他們的主旨,主要在於維護中央和天子的統治。換句話說,儒家、墨家、道家對天子都有些要求,而法家對皇帝隻有推崇和維護。他們自覺地為帝王設身處地,從而咂摸出了一套套加深帝王權限的理論,使他們更能彰顯權威,高高在上。晁錯學滿進入漢朝工作後,就一直致力於這個方向。

剛入職時,晁錯的大領導是漢文帝,因為看的書多,文帝讓他當了個太常掌故的官職,掌管比較悠閑的禮樂製度。

文帝時,漢朝著手恢複一些學術方麵的研究,當時天下還沒有研究儒家經典《尚書》的人,往天下一打聽,聽說濟南有位叫伏生的老先生能口傳《尚書》,也算保住了《尚書》這絲文脈。按以往規矩,皇帝想要見誰,自然是一聲令下讓人千裏迢迢進京,不過伏生有些情況不同,他這會兒已經是個90多歲的人瑞了,如果強行要他坐上馬車,等同於宣布死刑,而是漫長的執行過程。人道主義的文帝想到了派人去學習,將《尚書》之學流傳下來,太常署的人思來想去,最終選中了晁錯。

法家弟子去學儒家經典,不知道晁錯內心是否抗拒,但皇帝禦批的學習,誰也不敢怠慢,晁錯就此多修了一門專業課。學成歸來後,也算收獲頗豐,後來每每想跟皇帝表達什麽建議時,晁錯總能把《尚書》裏的內容拿出來援引,一方麵展現自己的博學,一方麵也算引經據典,有史可循。而既然前人已有經驗,文帝再按建議操作,就不算大步流星的創舉,這對一向步伐穩健的文帝來說似乎更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