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不知道预言能否成真
高云海把王芊芊搂入怀中,两个人看着熟睡中的儿子。
现在的王芊芊感觉很幸福很幸福。
他现在的希望就是儿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
他和高云海的日子越过越好。
高云海现在也没有什么奢求。
要说有渴望,就是希望现在的时局能更好一些。
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安稳一些。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王芊芊恢复的也很好。
小朋友每天也在无忧无虑的长大。
由于李婶子照顾的周到。
王芊芊的奶水充足。
小朋友不哭不闹的,每天让妈妈过的都很充实。
高云海每天也是无所事事的。
县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件。
也不需要他费脑筋。
每天都很无聊,根本就没有在幸福村那时候的忙碌。
那时候每天都在想着惩治山匪。
还要想着制造武器。
而且还要想着怎么修路。
可是现在,突然就闲下来了。
都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了。
太守大人早在之前就已经把高云海的事儿上报给了皇上。
因为这段时间时局动**,再加上春节。
所以皇上就把这事给忘到九霄云外了。
太守大人迟迟没有得到回信。
也就没有再提过这件事儿了。
但是太守大人对高云海这些作为。
非常非常的赞同。
治理一个县城和治理一个国家虽然有些不同。
但是大同小异。
高云海能把幸福村的山匪赶走。
能带领着大家把路修好。
这是多么大的魄力。
老县令从来没想过这件事情。
而且任由村民们上报,他都无动于衷。
理由就是自己没有一兵一卒,没办法帮助村民们。
而且朝廷也从未管过此事。
当初因为陕北的问题,太守也曾向皇上禀报过。
可是根本得不到任何的回应。
朝廷不派兵来攻打山匪,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太守大人这几年对朝廷也是失望至极。
可是他看得出高云海,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好多的事情,朝廷都不给解决。
而且是一拖再拖的。
高云海虽然胸有大志。
可惜没有展示的平台。
也就只好委屈在这个县城里了。
每天在县衙里当个闲人。
要不就是帮着媳妇看儿子。
要说高云海儿子的名字。
还有一段故事。
李婶子告诉高云海去找老郝头。
高云海还真就去了。
他也觉得这个名字,应该跟出生的生日时辰都是有关联的。
所以还是得找个明白人看一看。
高云海按照李婶子告诉的地址。
到了老郝头家,老人家自己一个人在屋里躺着。
“请问,这里是郝老爷子家吗?”
这个老头还挺倔的。
“找我的,就直接进来吧!”
那意思就是别啰嗦。
高云海笑笑摇摇头,进去了。
老郝头看着高云海的面相。
还有些吃惊。
“你是来问问你自己的吗?”
高云海连忙的摇摇头。
也赶紧跟老爷子说出来的目的。
“我是来给孩子求个名字的。”
老郝头点点头。
高云海把孩子生日时辰都报给了老郝头。
只见老头嘴里碎碎念的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高云海也听不太清楚。
“这孩子是水命,命里缺金。”
这句高云海听懂了,点点头。
因为自己就是命里缺水,所以名字里有个海字。
“这孩子从生辰八字上看,以后存不了,但是孩子不上卦,也只能这样了。”
老郝头简单的说了几句,高云海还是挺佩服老爷子的。
“你本家姓什么,我给孩子选个名字。”
“姓高!我叫高云海!”
老郝头听见高云海的名字。
睁开他那双混沌的眼睛。
又仔细的瞧了高云海一眼。
而后就没再说话。
在几张草纸上写了个鑫字。
“就叫高文鑫吧!三金鑫,能弥补孩子的五行。”
高云海不停的念着这个名字。
还挺好听的,不像以前人的名字。
什么铁柱啊,金银什么的!
高云海赶紧跟老郝头道谢。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银子递给老郝头。
老郝头还是第一次收到银子。
大多数人来的时候,都是给他买些吃食。
高云海转头要走。
老郝头叫住了他。
“你的根不在这里,但是既然来了,就安心的在这吧!”
老郝头的话,还真是把高云海惊住了。
楞了半天,高云海回头看着老郝头。
“你的前途无量,可是中间会有一个坎,很严重的坎。”
高云海本是不信这些的。
可是老郝头说的前一句话,高云海不得不重新考虑老人说的话。
“记住,遇事千万不要慌,一定要认真的看好人。”
这句话是有所指的。
高云海不好多问,但是老人家的话。
高云海还是认真的记下了。
“我老头,不会说瞎话的,我是看你人不错,给大家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所以才破例跟你说这些的。”
“谢谢您!我会记住您说的话!”
高云海离开了老郝头家。
这一路上还在思索着。
这老头就是告诉自己。
以后的劫难是因为遇人不淑。
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知道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但是老人的话,高云海还是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回家之后,高云海没有把老郝头说的告诉王芊芊。
怕她胡思乱想。
只是把孩子的名字跟王芊芊说了。
王芊芊也很喜欢这个名字。
王芊芊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也能知道好与坏。
只是认识简单的字。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天也变暖了。
农民们又要开始忙碌了。
每年的春天播种日,他们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他们这个县里面种水稻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占了一大部分的农户。
每年种水稻之前大家都要先把培育稻苗。
然后才能把水稻苗移植在大地里去。
因为天气凉,有些农户的秧苗总是会死了很多。
导致水稻的产量也会减低。
今年趁着高云海还在县里。
所有农户我也都来请教高云海这个问题,让他想一想办法。
高云海对种植方面真的没有什么经验。
但是为了全县农民能大丰收。
高云海还是想着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皇上的一道圣旨到了。
要高云海带着全家一起去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