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边的路光彩,接到沈默的电话本就有些意外。
在听到沈默的话后,更是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有没有搞错,直接给我打电话挖我的人,还这么理直气壮。
吃错药了吧。
路光彩一下子就火了,尽管两家公司经常相互挖人,但这么明目张胆还是第一次。
这是觉得自己好欺负不成?
当下他也不客气了。
“沈默,你是不是公司倒闭受刺激了,给我打电话直接要人,你以为你是谁啊。”
“真当我路光彩是泥捏的,没脾气?”
“我告诉你,项山同意了也没用,我们是签了合同的,我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电话中的路光彩气急败坏,声音大到即便一旁的项山都能听到。
听到对方要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项山急得不行。
他不明白沈默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是一家人的希望。
这不是在害自己嘛?
但沈默却表现得很淡定。
“路总,别这么激动,我这有点东西给你看,或许会让你改变想法。”
说罢,沈默直接挂了电话。
用手阻止想要说话的项山。
沈默在自己手机相册找了一会儿,选中了几张照片。
以短信的方式给路光彩发了过去。
整个过程表现得很淡然,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那几张照片是一对男女在车里,行为举止十分亲密,俨然一对情侣的模样。
照片中的男人正是路光彩,而女人却不是他老婆。
这是当初,沈默的星光传媒和路光彩的跃动传媒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沈默花钱找人调查路光彩时意外拍到的。
本想着在关键时刻,作为杀手锏使用。
今天为了项山只好提前打出这张牌。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沈默告诉项山只要他想来就行,其余不用考虑的原因所在。
作为竞争对手,沈默把路光彩调查得很清楚。
早年就是个外企的普通职员。
因为工作关系攀上了现在这个有钱的老婆。
在老婆的支持下才创业成了跃动传媒的老板。
但也只是名义上的老板,本质上还是他老婆说了算。
绕是这样还敢在外面找别的女人,活该被沈默拿住把柄。
果然,沈默照片发过去后,路光彩很快打来电话。
沈默,“怎么样路总,对这些照片还满意嘛?”
路光彩心里是又惊又怕,更多的是对沈默的恨意。
看到照片的第一时间,手里的杯子就被他摔到了地上。
尽管恨得牙痒痒,但也只能想办法稳住沈默,语气尽可能的客气。
“沈总,一切好说,不就是个员工嘛,沈总看上了拿走便是。只是这照片……”
沈默笑笑,“路总这是答应了,放心照片你老婆一时半会还看不到。”
“明天项山过去办离职手续,工资什么的,相信路总不会让我操心的”
“就这样,挂了。”
沈默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不给路光彩说话的机会。
照片是不可能删的,以后还用得着。
路光彩气的手机险些扔出去。
尽管生气,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为今之计也只能是按照沈默的意思办。
至于照片,也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无论如何这些照片不能让自己老婆看到,否则一切都完了。
沈默挂了电话,冲着项山点点头。
“搞定了,明天你去办离职就行,路光彩不敢难为你。”
项山整个人都愣住了,没想到沈默一个电话就摆平了路光彩。
从沈默和对方打电话的内容,项山也猜到了一些东西。
知道路光彩有什么把柄被沈默抓在手里。
心中对沈默起了一层敬畏。
离开医院,沈默打车回到公司。
沈默房间内,沈默第一时间唤出系统面板,进入到内景舞台中。
眼前五光十色的光彩闪现。
沈默出现在巨大的舞台上。
幕布前坐满了数不清的观众,期待着幕布拉开,一场好戏的上演。
白色猫头鹰自头顶的黑暗中飞出,落在沈默的肩头。
因这一次沈默不是来完成系统任务的。
猫头鹰口中并没有像上一次那样吊着信封。
手掌轻抚了下猫头鹰的羽毛,小家伙也没有抗拒,乖巧地陪着沈默。
沈默集中精神,他要构思一个以盛唐为背景的剧本。
之前郑和平的《盛唐芳华》主要从唐玄宗的视角展开故事。
杨贵妃只是故事的一个配角,一个情爱的符号。
而沈默打算写一个以女性视角展开的故事。
将故事的核心放在女性的自我救赎和解脱上。
很多人将王朝的衰落归咎在某一个女人身上。
给她们戴上红颜祸水的帽子,为那些无能的男人寻找失败的借口。
沈默的剧本要一反这种套路。
让那些被符号化的女性人物生长出丰满的血肉。
当然,沈默这样立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开解杨玉。
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古人,杨玉作为那段历史上的亲历者。
以寿王王妃的身份被唐玄宗看中,先被下旨出家,又被召入宫中封为贵妃。
最后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于马嵬驿兵变中沦为牺牲品。
她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身为皇帝的李隆基手中。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要将盛唐衰落的原因归结在她的身上。
这无疑是十分残酷的。
沈默就是要借着话剧,替杨玉环发声,让世人知道她的无奈。
借此让饰演自己的杨玉在现实世界中得到解脱。
随着沈默的构思,内景舞台上相应景物轮番浮现。
宏伟的宫殿,热闹的长安街,幽深的宫墙,安史之乱的烽烟,马嵬驿的香消玉陨。
杨玉环的人物弧线逐渐变得丰满。
一开始的懵懂无措,之后在虚假的爱情中沉浸。
最后的幡然醒悟,和自己的命运达成和解。
内景舞台上,杨玉环跳起“霓裳羽衣舞”,舞姿飘然,如脱离尘世的精灵。
摆脱了俗世权谋的桎梏,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沈默全身心沉浸在剧本的创作中,待到剧本完成,心中也似有一块石头落下。
好的作品,最先愉悦的是作者本人。
看到舞台上获得解脱的杨玉环,沈默发自内心地替她感到高兴。
幕布拉开,接受台下观众们的检验。
随着故事的展开,沈默时刻关注着台下观众的情绪变化。
将不如人意的部分默默记在心中,好再做出调整。
当台上故事表演完毕,沈默很快收到观众们的反馈。
百分之七十九的满意度,距离沈默心中的预期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不断修改,直到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