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山爷的悠闲乡村

第六十三章 挖宝还是挖坑?

字体:16+-

这木箱不大,体积跟一个西瓜差不多,外表看起来很普通,年头也不久远,不像什么值钱的古物。

越是小巧精致的箱子,越有可能装着贵重物品。

你不能指望一个地主老财家里,会用那种能藏的下人的大木箱,装上满满一箱的金条银锭。

装铜钱都不太可能。

只有这种小木箱,才有可能保存着最值钱的财富。

于一山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只要不是一堆欠条就好。

木箱上有一把锈迹斑斑的小铜锁,于一山轻轻一扯,铜锁整个都从箱子上脱落下来。

这就没办法了,这箱子放在地下也有几十年了,没有妥善的保存方式,多少有些腐朽。

在万众瞩目之下,于一山打开了箱盖,里面的东西终于重见天日。

木箱里全都是用红纸包成一筒筒的银元。

虽然于一山还没有把红纸拆开,但光看包装,大家就知道这一定是银元了。

电视里都这么演的。

“这是大洋吧?”

“这一定是袁大头,这一箱最少得有上千个!”

“我以为应该是什么宝贝古董……”

“我还以为是一箱子金银首饰和珠宝呢,就像电视里那样。”

“这你们就不懂了,普通的金银首饰还未必比袁大头值钱,尤其是这么一大箱子的袁大头……”

“山爷赶紧拆开看看。”

应观众要求,于一山拆开了一包大洋,里面果然是袁大头。

“果然都是大洋啊!”

“谁懂这东西,快出来鉴定一下。”

“一个袁大头最少也值几百块吧?”

“听说上万的都有!”

“山爷快拿一个给大家欣赏欣赏!”

于一山捻起一枚袁大头,凑到了镜头面前,给网友仔细展示了一番。

他对这种旧时的货币了解不多,但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所以也要负责给网友们解说一下。

“大家看,这个光头肥仔就是袁某凯了,是不是非常的……肥头肥脑?”

“袁大头,这是民国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那时候的北洋政府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所以造了不少银币,光头肥仔作为大总统,肯定要把自己的头像给铸在银币上,所以,大家把这种银币都叫做袁大头了。”

“至于袁大头的价格,由于版本太多,我也不太了解,不过,一般都是几百到几千的样子。”

于一山又抓起了一把银币,摊在了手心。

“大家看,这几个袁大头都有点不一样,这个是中华民国三年,这个是八年造……这还有九年造,十年造,挺杂的……”

于一山开始拿起银币,一个个的让大家欣赏,无人机就停在他的头顶上,仅仅扯住了那几根短发。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部分都在看新鲜的时候,也有专业人士惊呼了起来:“这不是袁大头,这是……张作霖!”

“是的,虽然也是光头,但这确实不是袁世凯……这面刻着:陆海军大元帅,背面是:中华民国十五年……”

于一山神情复杂:“有网友说这是张作霖,那这个银币的价值……恐怕价值不菲了啊。”

有网友奇道:“张作霖不是东北的军阀吗,怎么也能上银币当头像?”

“除了总统之外,其他人没有资格上银币吧?”

“这会不会是假币?”

于一山吐了口气:“这种银币当时也是真实存在的,张作霖虽然没有当过总统,却打进过BJ,当过陆海军大元帅,代表民国政府行使过统治权……也算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了。”

“民国时期就有这么个坏毛病,那时候国家乱的很,真正实现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民主政策……”

“虽然大家都混不了几年,但不管谁当了老大,都忍不住要在货币上铸造自己的头像,似乎觉得这样就能够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比如黎元洪,曹锟,徐世昌,这都是正经当过总统的,还有张作霖这种实际掌握过最高权力的,比如段祺瑞,甚至还有出了一时风头的军阀,也要给自己铸币,比如唐继尧……最离谱的是,张作霖手下还有个叫褚玉璞的小杂鱼,也被造币厂拍了马屁,给他把头像搬上了银币……”

“当然,他们的银币都叫纪念币,基本都没发行,数量也极少……但这个现象,也足够说明当时的国家有多混乱了。”

于一山在大洋里扒拉了一下,想找找还有没有特别的发现。

“这类大洋都比较少见,价格一般都比较高,懂行的朋友可以给大家普及一下价格方面的知识,这些我就不太懂了。”

果然就有懂行的网友发言了:“这个张作霖纪念币,早些年的拍卖成交价大概是……一百几十万的样子。”

直播间顿时沸腾了起来。

“窝草,山爷发达了啊!”

“一块大洋居然能卖一百多万,这……这年代也好像不是很久啊,怎么这么值钱?”

“难道这些奇葩大佬们铸币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后人暴富?”

“山爷赶紧找找,看还有没有值钱的大洋!”

“我好像看到了几个开国纪念币,估计都是价值上万的。”

“一百多万应该还不是最贵的,山爷加油啊!”

“山爷可以给我们发红包了!”

于一山笑了笑,又把这些银币都放回了小木箱里,淡淡道:“大家想多了,这一箱子大洋……恐怕都要上交给国家了。”

网友们顿时都不淡定了。

“山爷你怕是石乐志吧!”

“这箱子里要再找出几个值钱的银币,恐怕能卖上千万了,你就这样上交给国家?”

“山爷你别逗了,上交国家能有什么好处。”

“我对那个张作霖很感兴趣,已经私信联系方式!”

“我明天就过来现场收购,只要鉴定这些银币都是真的,价格不是问题。”

“山爷赶紧出手,脱贫致富的道路就在眼前!”

……

于一山无奈的摊了摊手:“我也想脱贫致富啊,但是按照法律来说……凡是地里挖出来的东西,都是国家的东西。”

“我没有权利处理这些银币,也没有权利出售它们……各位想收藏的朋友,还是别添乱了。”

天朝的法律似乎很不合理,毕竟是自己凭本事挖出来的东西,说上交就上交了,换谁都感觉不爽。

但法律就是法律,它可以不合理,你不能不遵守。

于一山是过来挖宝的,不是过来给自己挖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