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也称之为公孙树。
意思是,银杏树生长极为缓慢,通常从一棵幼苗长成能结果的大树,需要从幼年时种植下去,等到了老年时才能享用其果实。
真正意义上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很多人不知道,在银杏村这里有一个习俗。
江东村的男子在娶媳妇之后,婚后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在自己的院子里,或者在自己的地头里,栽上一株银杏的幼苗。
这棵成活了的银杏树,便成为夫妻两人的家产。
等到了晚年时,一旦银杏树开始结果,那么老夫妻两人的生活就不用发愁了。
而如果种得多了,那么,在一户人家的家庭人口增加后。
待到他成长到分门立户的时候,分到的第一件财产,往往也就是一棵能结果的银杏树。
一株银杏当成家产,在外界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在没有什么自然灾害的时候,一株能结果的银杏树,能获得近万元的收入。
而很多时候,长辈的晚年生活,其实就是依靠这银杏树了。
也因此,江东村才逐渐演变成了银杏村。
这里的银杏树,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了30000多颗。
而其中,树龄超过600年的古银杏树有2棵,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50多棵。
400年以上的有70多棵,200年以上的有150多棵,30年以上的有600多棵,20年以上的有2100多棵。
这里,是整个云楠地区,规模最大、最密集、最古老的一片银杏林。
李浔和李萌萌捡起了一片叶子。
银杏的叶子,在整个自然界的树木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形状上,犹如一把小扇子,而当叶子转为金黄色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从树枝上坠落下来。
“你知道吗,人们对于银杏叶,也往往会留下各种传世佳话。”
“肯定有诗人会谱写银杏吧?”
“那是肯定的,宋朝就有一个诗人写过‘满地翻黄银杏叶’,虽然很朴素,但是很真实也很有画面感。”
李萌萌扫视了周围地上一圈后,深表赞同:“那的确是……”
李浔也注意到她的目光,哑然失笑:“当然,在当地人看来,银杏叶也被比喻为漫天飞舞的扇子,他们称这个景象为秋状。”
“那,掉到地上的黄叶呢?”她指了指地上的银杏叶。
“这些落到地上的黄叶,其实也会被村民们比喻为金毯。”
“金毯?好家伙,我越来越相信他们的祖上是中原人了。”李浔无语的说道。
这种比喻,实在是太贴切了。
“啊,刚刚在车上还没跟你说完呢……”
李浔忽然想起来,刚刚的话题变成了爱情故事后,原本讨论的话题却被中断了。
李萌萌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脸色又是微微一红,暗暗的啐了一口。
见她没有说什么,李浔这才说道:“皮影虽然是2000多年前的产物,但是江东村这里记载的只有600多年的历史。”
“好巧不巧的是,在13世纪的时候,皮影戏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暹罗、缅甸、马来群岛以及更遥远的欧洲地区。”
“所以,当时的皮影戏,也许在进入缅甸的时候,也传入了这里”
“这……”
李萌萌张了张小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这时间,完全对得上啊!
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皮影戏完全有可能是当时才传入到了江东村。
而且,再联想一下,还有可能是这样的。
以前江东村有原住民,但是只有几户。
等到从中原的人通过滕冲进入缅甸的次数多了之后,有的人也在这里落脚了。
于是,中原人跟原住民在几百年的交融后,也不分彼此。
也许以前的原住民没有记载的历史,而中原人的到来,带来了文字,也在那时候起,谱写了属于江东村的历史……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在银杏林中漫步。
历史往往是模糊的。
如果没有成为书面文字记载,只是依靠口口相传,那有的事情就变成了无可考究的泡沫。
但是随着他们脚步的移动,现在的银杏村,却逐渐在脑中清晰起来。
在银杏村,他们发现一个奇特的景象。
居民的家,往往也是在银杏林中分布着。
而这些居民家的庭院围墙,却往往是用火山石垒砌的。
墙体并不高,甚至只有半个人的身高。
站在矮墙边,还能探身往庭院里瞧瞧,通常能见到院子里,至少也有一颗挺拔的银杏树。
如果这户人家没在,那么落叶也会覆盖着屋顶,也会撒满了院子的空地。
当然,这也是现在银杏叶还在不断掉落的原因。
他们甚至还看到,有个人搬了桌椅坐在银杏树下喝口茶。
偶尔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银杏叶便会洋洋洒洒地飘落在他们的身上。
这个季节,是银杏村一年中游客最多的时候。
好在,这里每户人家的院子,也基本上都是对外开放,给游客拍照用的。
只是,因为人多,想要拍摄好一张照片并不容易。
尤其是想要拍摄纯风景,没有人的场景,更是无比困难。
有一些取景非常好的地方,排队的人都不少。
当然,这种考验技术的时刻,对于李浔来说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虽然银杏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路两旁全是拍照的人群。
但是既然难以拍到全景,对于李浔来说,那就拍特写。
想要拍特写,那可玩的地方就很多了。
李浔看着李萌萌满眼的期待,找了个银杏叶堆得比较多的地方,在旁边坐了下来。
“在这里坐干嘛?”
“我要先制作道具呀。”
“道具??”
“当然。”
“你要弄什么?”
“这是个秘密,这样吧,你先去周围逛逛,十五分钟后,就能看到了。”
“这么神秘吗?”
“那是,而且,这个是送给你的哦。”
“送给我的?”
李萌萌顿时充满了期待。
显然李浔是要拿银杏叶做文字,但是,银杏叶能做出什么花样?
不过既然是要送给她的,她也自然没什么意见。
十五分钟,也不是多久。
李萌萌带着期待的兴趣,往旁边其他的地方走去。
闲逛,这还不简单。
李浔则是想了想,先在周围捡了一把软而细的树枝。
然后回到刚刚坐着的地方,快速的挑选银杏叶。
要求其实很简单,不破烂,不要尺寸差距太大就可以。
随着他手掌的快速堆叠,银杏叶也逐渐汇聚到另外的手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