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
冬季,鸭肉最为肥美。
这个时候吃鸭,再合适不过,还可以去火润燥。
而黄焖鸭,就是风味独特的经典家常菜。
主要原材料就是老鸭,这些散养的鸭子,营养丰富。
经过长时间的烹饪,在端上桌的时候,隔着盖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香辣鸭味。
李浔本来就有些期待的感觉,闻到这个味道,胃口大开。
“这个肉质,还挺紧实的感觉,呼~来,试试。”
尽管这道黄焖鸭的味道十分诱人。
但是李浔依然把第一块鸭肉吹凉一下后,便放在李萌萌的碗里。
“爱你哦~”李萌萌的眼睛笑成了月牙,还在手上比划了一个爱心。
李浔还有点错愕的时候,她已经夹起鸭肉,一口便吃进嘴里。
看到这一幕,李浔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萌萌现在却是越来越大胆了,像刚刚这种动作,她是绝不可能对着他做出来的。
毕竟现在还在直播呢,对着他发射爱心攻击,直播间的观众可都是看在眼里。
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比划一个爱心很稀松平常,甚至异性普通的朋友之间,这么干的也有不少。
但是对于李萌萌来说,却是无比艰难的行为。
此时此刻,李浔心头有些火热,对着她的脸蛋直接啃了一口。
原本侧过脸吃着黄焖鸭块的李萌萌,被这突然的袭击偷袭,下意识回过头,却是看到李浔眼眸中的爱意。
“鸭肉辣吗?”
“不辣……辣!”
李萌萌下意识回答,但是很快就摇摇头连忙否认。
只是这欲盖弥彰的感觉,更加显得可爱无比。
尽管李浔已经对她很熟悉,依然还是被她萌得心头一颤。
太可爱了啊!
“咳咳,各位看看这鸭肉,虽然有点辣椒,吃起来却是鲜嫩香浓,吃完后嘴里还有些唇齿留香,真不错!”
李浔见李萌萌什么都不说,只好自己上阵了。
土鸡汤,这是一道在任何地方都很容易被人喜欢的一道菜。
主要食材就是土鸡,加上生姜、草果为辅料,简单的搭配,在文火慢炖之下,却是飘香四溢,清澈香醇。
尽管是一道汤,但是里面的土鸡肉吃起来竟然意外的好吃。
鸡肉的口感筋道不肥腻,搭配清淡的鸡汤,一碗下肚,鲜香的味道就在唇齿间**漾。
然而,这两道都还只是普通家常菜,尽管美味,独特性少了一些。
食材本身的优秀这才造就了食物的美味。
不过在第三道才端上来的时候,两人顿时眼前一亮。
因为这是鼎鼎有名“健水三珍”之一。
李浔拿筷子还不忘了给李萌萌介绍:“健水三珍呢,我们已经吃过了草芽,现在这道羊奶菜扣肉,就是第二种了。”
“那还有一种是什么?”李萌萌也迫不及待的夹了过去。
“苦刺花,一种既是菜也是药材的食物,现在吃的人少了,因为苦刺花对于我们这边外来人,不是很能适应这个口味。”
扣肉是五花肉的结构。
两人各自夹起一片,没有筷子在空中打架的环节。
轻轻一口咬下去,伴随着植物的清香,酸甜的味道也第一时间让两人胃口大开。
原本以为香糯的扣肉吃起来会腻,实际上却根本不会。
“这居然吃起来有些像,神奇啊。”李萌萌忍不住的惊叹,“这可是扣肉啊!”
没错,一道原本应该肥腻的扣肉,吃起来居然有些爽口下饭!
这就相当离谱!
“我跟你说,这道菜啊,也有一些来头,不过都是传说,要听听不?”李浔夹起一片扣肉放在李萌萌的碗里。
李萌萌眼前一亮:“当然要啊!”
有饭吃,有菜品,还有故事听。
这怎么会有意见?
李浔点点头:“相传呢,在清代乾隆年间,这道菜被乾隆皇帝称赞过。”
“因此这道菜使用的是特有羊奶菜和独有的豆豉搭配五花肉制作的,放置在碗中蒸炖一定时间,只需要等到熟了之后,将其反盖于盘中就可以。”
“由于味道鲜美,酸甜适中,甚至还有人当成开胃菜,这反差的口感,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故事很简短。
就是皇帝吃了觉得还不错,夸赞过。
由于这三道菜端上来的时间都很接近,轮流吃起来,却是真的好吃不腻。
最后一道菜,是稻田小鱼。
这是一道具有团山风味的招牌菜。
一盘足足有8条小鱼,吃起来口感丰富,酥脆鲜嫩。
这些小鱼选用的,也都是养殖在当地稻田中的生态小鱼。
小鱼的肉质鲜嫩,味道也浓郁芳香。
这道鱼的做法李浔也不知道。
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不过他不知道,作为店老板的小伙子却不吝啬介绍。
稻田小鱼,是根据团山传统的做法制作的。
首先将鱼油炸至金黄,接着再配上各种秘制香料,一起炖煮半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享用。
做法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他们也很清楚,秘制香料也许才是这道菜的核心。
不过人家不想说,李浔和李萌萌自然也不会自讨无趣。
两人这一餐吃完之后,这种来自乡间美食的味道,却是让人留恋。
吃饱饭足,在书院之中坐了还不到几分钟,甚至还在讨论拿什么书看看。
这时,小火车的鸣笛声却是悠扬的响起。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回程的时候。
“走吧?”
“嗯,回去了。”
李萌萌点点头,跟着李浔一起向着书院外面走去。
等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看了看正中间的白墙。
白墙的右边挂着六个蒲团,每个蒲团中间还有一个立着的茶壶。
左边写着一个大大的“陶”字。
下面还有四行字:声如磐,润如玉,明如水,坚如铁。
两人深深的打量着这个云上乡愁书院,似乎要在脑海中记住它。
过了片刻,这才轻笑一声,挥一挥衣袖,离开了这一方独特的小天地。
食粮有两种,一种裹肚子,一种饱精神。
而这里,却都有。
从团山村返回,小火车缓缓启动。
回程的速度更慢,每节车厢后面,都有一个小阳台,最后一节车厢后更是一个有半节车厢那么大的阳台。
会去的沿途,李浔和李萌萌也没有坐着,而是站到小阳台上面。
看着拱桥、农田、荷塘、村舍……
一样一样在缓缓的跟他们告白。
车上提供的免费糕点,也吸引不了两人对于这一片小天地的喜爱。
别了,团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