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之人无敌人,隐忍之人无对手

没有完美,只有完善

字体:16+-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这本是一种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但是事实是,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不可能的事情上,无疑是傻瓜的做法。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到企业发展,小到个人的成长,很多人都败在了太过于追求完美这一点上。

当初微软公司与OS2竞争的时候没有选择把Windows?95做完美了再发布,而是率先把不完美的Windows?95推向市场,接着Windows?95很快升级到Windows?97,过了一段时间又推出?Windows?98,接下来又是Windows?Me、Windows?XP。虽然大家对微软三天两头就安装补丁的做法颇有微词,但由于微软的产品率先上市,所以市场还是接受了微软的Windows系列。而OS2研发出来的用户界面,虽然很漂亮也很完美,却很少有人知道。

由此可见,

一个公司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也非常重要。中国有句话叫“先下手为强”,就是这个意思。对一些刚刚创业的公司来说,这一原则尤其需要把握。比如在产品设计上,不能执着于自己想象中的那种完美,而是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标准。

事实上,一款产品好不好,不是研发人员说了算,而是客户说了算。许多我们认为非常好的创意或功能,在用户看来很可能一文不值。所以,我们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不能技术主义至上,而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能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产品,然后在用户的反馈中修正、更改,使它向完美靠近。

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不一定是卖得最好的。客户购买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他们来说,只要产品的功能达到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就算是一款好产品。所以,企业不一定非要追求完美,也不需要害怕推出的产品有缺陷,因为满足用户需求才是根本。

有的创业公司,虽然不在产品上追求完美,在管理上却苛求完美。这样的工作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小公司的优势就是灵活,一旦制定了烦琐的流程和制度,灵活的优势就没有了,这样一来,在抢占市场的竞争中,也就失去了速度优势。

事实上,小公司要想创业成功,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老板的商业直觉和行动速度。当发现商机的时候,公司需要迅速地判断形势,付诸行动,发现问题后再及时做调整。这种做法,虽然不像大公司那样稳扎稳打,但是可以使公司迅速捕捉到机会,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什么决策都要通过刻板的论证,没完没了地开会讨论,那么等公司决定去做的时候,机遇可能早就消失了。

当公司还没有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的时候,过于追求完美的管理方式只会让公司失去决策灵活、反应敏捷这些竞争优势。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创业初期,只要抓住了利润、现金流和生存这几个大方向,即便管理粗放些也无伤大雅。

在职场上,完美主义也是一种无形的负担,那些完美主义者往往都很难取得成功。我们知道,凡事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是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就特别追求完美。有的非龙头企业不进,有的非对口专业不干。他们认为大公司就是最完美的,因为大公司会有完善的劳动合同,有五险一金的保障,有合理的晋升制度,有人性化的休假制度,有亲和友善的同事。当他们找不到这样的工作环境时,就频繁跳槽。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完美的工作,也没有完美的公司。任何公司都有它的优势和缺点,如果我们总是抱着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寻找工作,那么结果必然是永远也找不到。

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主义的人会过度看重细节,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事实上,如果我们明白任何事情都只能做到相对完美而不是绝对完美,我们就会知道在工作中什么时候应该尽善尽美,什么时候只需要达标就行。一个成熟的人,不会事事都追求完美,那本来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幼稚想法。

完美主义者为了追求工作的完美,总是把时间和效率抛到脑后。然而,任何一家公司都是讲求效益的,花费90%的精力获得10%的质量提升,这样的事对公司而言是没有意义的。虽然没有公司不喜欢员工做事尽善尽美,但如果这种行为影响了公司的效益,公司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这表明,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过度追求它,你会失去效率;不重视它,你又可能无法把事情做好。能否平衡好这中间的度,将成为一个人、一家公司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