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高招

高招二: 打造高質量“朋友圈”——盧綸

字體:16+-

你的“朋友圈”質量決定了你的資本價值,而人的“朋友圈”是有極限的,並不是越大越好,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的“圈子名額”。

盧綸出身著名的豪族範陽盧氏,不過到他這一代時,家族已經沒落。由於父母早亡,盧綸從小就被寄養在舅舅家,好在舅舅家也是當時的望族—京兆杜氏。當時有一句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可見杜家的顯赫。所以,盧綸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唐玄宗天寶年間,盧綸考中進士,但是他的運氣實在是不好,正好碰上“安史之亂”,所以沒有機會做官。另有一些文獻記載,他其實並未考中。總之,他生活的大唐已經不再是昌明的巔峰期。

沒有機會做官,就去隱居終南山。唐朝的終南山,距離京城長安很近,去那裏歸隱的名流數量,可以說堪比長安城裏居住的達官貴人的數量。成語“終南捷徑”說的是初唐有個名叫盧藏用(與盧綸同出範陽盧氏)的人,雖有一身才華,但一直沒有獲得重用的機會,幹脆寫了一篇《芳草賦》,去終南山隱居了。武則天時期,他“著名隱士”的身份終於被朝廷知道了,於是被征召出山,給了個左拾遺的小官兒。他以此起家,做到禮部侍郎。後來,人們便把以隱居的方式來沽名釣譽、博取名聲稱為“終南捷徑”。盧藏用在後世成了一個受盡嘲諷的角色,但這改變不了唐代大量有才能的人會隱居終南山的事實。盧綸到了終南山後,結交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也釋放了多年蹭蹬不第的落寞情緒。他在《落第後歸終南別業》中寫道:“久為名所誤,春盡始歸山。”

盧綸的隱士生涯並不長,因為他的詩名在長安已經廣為人知,被不少大佬請去做客。比如王維的弟弟、宰相王縉就很看重他,另一宰相元載也極力向朝廷推薦他。大概是從小寄人籬下的緣故,盧綸察言觀色的本事非常高,因而在長安的上層社交圈裏簡直是如魚得水。可以說,半個長安城的顯貴都加了他為好友,都看得見他發朋友圈。他與詩人李端、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洞、耿湋、夏侯審等相互酬唱,夜夜組局聚會、吃烤肉,每次作的詩都能在長安城刮起一股流行風。時人將他們這個小團體稱為“大曆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