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場絕學三部曲(共3冊)

外篇 從A到Z02

字體:16+-

Off Broadway 小劇場

如果將1894年的慈禧萬壽慶典視為大舞台,清朝的民間則隻存在非百老匯的小劇場。

清代的說書業相當繁榮。以蘇杭滬為中心的評話(說大書)和彈詞(說小書),以及從北方農村逐漸流入京、津等大城市的鼓書極為興盛;此外,北方大鼓、竹板書、子弟書、山東快書、河南墜子和後起的山東、蘇北琴書,以及南方的揚州弦詞,浙江南詞、漁鼓,廣東木魚書,四川竹琴、相書等等也很流行。說書內容從演義、英雄傳奇到公案俠義、煙粉靈怪都有。上自宮廷府第中的帝王將相、士紳,下至勾欄瓦舍、茶肆酒樓裏的市鎮平民,都是忠實的聽眾。擅長說書的石漢曾專為皇太極說書六年;江南評話家韓圭湖是順治內廷供奉;大說書家柳敬亭雖主要在各地熱鬧場所獻藝,亦常周旋於文壇幕府之間。

張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橋》第四章第四節談及大鼓書:“彼等(鼓書藝人)係於清初從龍過來,初為傳道,所唱之詞除勸善外,暗中兼有勸人服從清朝的性質。故彼等在內務府有龍票八張,每到各州縣唱勸時,可攜龍票前往……到各縣預先報名,則各縣堂上旁邊特設座位,以便說唱。至一切費用,亦歸縣中供給。”

小劇場中公案小說的興起,和清代國運轉衰等社會時代的特點密切相關。自嘉慶以後,大小官僚貪汙成風,民間反抗不斷。嘉慶元年爆發川楚白蓮教起義,先後參加者達數十萬人,轉戰五省,前後曆時九年。嘉慶十八年,天理教首領李文成在河南起義,林清一支曾潛入北京,一度攻進皇宮。道光十一年底發動的湘西瑤民起義,持續二十來年。據不完全統計,鴉片戰爭後十年間發生了一百多次規模較大的農民起義,僅1847年就有二十六次。鹹豐元年,席卷全國的太平天國革命和撚軍起義差點兒讓清朝提前退出曆史舞台。當時,八旗軍和綠營軍腐敗墮落,缺乏戰鬥能力。《清仁宗實錄》記載,八旗駐防軍久不操練,業務生疏。有一次,嘉慶在杭州閱兵,八旗士兵箭箭虛發,滿人雖有馬背民族之稱,但甚至有士兵從馬上掉了下來。綠營兵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將領們克扣軍餉爭置田產;軍隊每到一地,將官縱兵大肆搶劫。有戰事則一觸即潰。麵對這種情況,統治者不得不調整工作思路,一方麵轉而重用各州縣地主武裝的“團練鄉勇”;另一方麵在剿殺主流不變的前提下,更加注意策反工作。清廷在以上兩方麵的工作中都收到了明顯的實效。鹹豐、同治皇帝用曾國藩湘軍和李鴻章淮軍圍殲太平軍和撚軍,又招撫張嘉祥(後改名張國梁)、李昭壽等反攻太平軍和撚軍。公案俠義小說中的盧方和丁家兄弟以及黃天霸、賀天保之流,便是地主武裝和變節分子起而效忠王室的現實反映。也就是說,公案俠義小說這種內容上的改變,是順應清王朝的政治需要而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