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場絕學三部曲(共3冊)

2.屠夫的仕途

字體:16+-

就在皇太極為如何打錦州發愁的時候,明政府率先對錦州采取行動了。

清兵肆無忌憚地入關燒殺搶掠,讓明政府意識到清政府的危害性和不可忽視性。可惜,能真正與清軍抗衡的袁崇煥,已經被代表正義和正確的他們碎屍萬段了。

崇禎皇帝殺臣子袁崇煥容易,阻止清軍入關就難了,因為行政命令對滿人不起作用。要想對付殺人不眨眼的清軍,還得靠大炮和馬刀。

崇禎皇帝不缺大炮和馬刀,隻缺真正敢用大炮和馬刀與清軍對抗的人。明政府裏領俸祿的官員成群結隊,但真正有解決意識、能解決問題的人沒幾個。

1638年9月,皇太極命多爾袞、嶽托率左、右兩翼大軍第4次入關搶掠,北京告急。兵部尚書楊嗣昌調集全國兵馬保衛北京。

在陝西與農民軍作戰的洪承疇和孫傳庭,接到兵部勤王調令,各率兵馬火速進京。

洪承疇和孫傳庭,都和楊嗣昌有矛盾,但楊嗣昌和孫傳庭的矛盾更大。孫傳庭的人馬比洪承疇先到北京,楊嗣昌卻指責他率部來遲,不許他進城。

洪承疇的15萬人馬,比孫傳庭的軍隊晚到京好幾天,崇禎帝卻下旨犒賞,並立即召見。洪承疇出現在崇禎皇帝麵前,崇禎皇帝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袁崇煥,認為他能解決棘手的遼東問題。

1639年2月,崇禎帝命洪承疇領兵部尚書銜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軍務。

崇禎皇帝這樣安排洪承疇,不僅僅是為了讓他應付眼前清軍肆虐京畿的麻煩,更是為了日後大局的考慮。清軍在明國腹地鬧得如何瘋狂,遲早都要退出關外的。為了防止清軍再次前來,明政府必須提前做準備。

滿人與農民軍相比較,滿人對明政府的威脅似乎更大。農民造反,不過是想謀官、謀錢、謀飯碗,隻要明政府願意調整一些製度,讓出一部分利益,農民軍就會不打自散。滿人則是要顛倒權力的秩序,圖謀掌控天下,成為製定規則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