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棺血尸

第五十八章肯定的依据

字体:16+-

我还没唱完呢,张凌忽然落荒而逃,整个人跑的比兔子还快,鞋子和酒壶都丢了,也根本不管不顾。

我们三人看的目瞪口呆,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微醉的张凌,陡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王琴有些无奈,有些尴尬的说道:“张师父,别搭理这个老酒鬼了,咱们走吧,整天疯疯癫癫的,唱着这个不着调的调子,我们都习惯了。”

我平静地开口道:“或许,他说的是真的呢?”

王琴闻言震惊的看向了我,“张师父,你不会魔怔了吧?那老酒鬼整天都疯疯癫癫的,村里人都不待见他,只要是哪家办点事,他都不请自来,就为了喝上一口酒。”

我不再说话,只是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跟他之前的交流,虽然看起来痴傻疯癫,但他并没有因此暴走,但听我哼他唱的调子后,整个人情绪就大变,慌不择路地溜走了。

他能唱的调子,我为什么不能唱呢?

这点让我很想不通。

还有,我们一来,他就说我们是妖魔鬼怪,这点着实也让我没想到,我跟李志峰还有王琴都是大活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等等。

好像不对劲。

我好像遗漏了什么。

想到这,我不由得怔怔出神,难道他能看到我身上带着的阴魂?

是啊,我遗漏的不是别的,正是孟婆送给我的阴魂,以及葫芦里面的落水鬼。

难道他真的能看出我携带着的阴魂?

那么?

他是真的疯了?还是仅仅借着疯了的姿态,警示村民什么呢?

这事让我不得不这么想,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我深究其中的寓意,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旺哥,你一直不说话,在想什么呢?”李志峰问了句。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他说的就是即将要发生的事?”

“怎么可能?”李志峰想也没想脱口而出道:“老人常说,跟什么样的人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旺哥,你不会真魔怔了吧?你才跟他聊了一会儿天,就相信他唱的了?”

李志峰说的还比较含蓄,这就不得不说他这个人的性格所致,他的潜意识是说,我现在的所作所为,就跟疯子没什么区别。

我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被所有人不看好,坚守己见,就是另类?”

李志峰愣了一会儿,有些不解道:“旺哥,我不是这个意思,那酒鬼唱的,咱们就当听一乐就行了,不用深究这个问题的。”

“不,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肯定李志峰不懂我的意思,所以我也不跟他废话,与其跟他浪费时间,倒不如想想张凌调子里面的寓意。

有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些寓意,我更觉得张凌唱的调子里面,或许就有我要寻找的答案。

这一切都是有根据的,那就是源于猫儿井的传言以及最近发生的事,所以不得不让我把这些事联系起来。

见我俩各执己见,王琴急忙打圆场,说让我们先去她家。

李志峰是有眼力见的,见气氛冷场,然后看向了我:“旺哥,你这么肯定的依据是什么?”

我边走边说道:“因为张凌是守村人……也就是傻子,是为村子挡下灾难才如此。”

王琴顿时发出了质疑:“张师父,可是不对啊,你说的我听懂了,守村人是天生痴傻,可张凌是受了刺激,才变成这样的。”

我明白王琴的意思,进而解释道:“在张凌之前,死了一个疯子吧?”

王琴目瞪口呆地点了点头:“张师父,您真神了,这都猜得到。”

“我这是推算,而不是猜的。”我平静地说道:“或许,在你们看来的这个老酒鬼,是个有真本事的人。”

我的本事让王琴折服,她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张师父,不是我对你不敬,他每天除了神叨叨的,就只剩下喝酒,那有什么本事啊。”

“你不了解,只因为不了解。”我若有所思的说出深奥的话。

我这话有点绕,王琴尴尬地笑着,随即看向了我,欲言又止。正说着,王琴指着一户人家说道:“张师父,李小哥,这就是我家了。”

我们这才发现在村中穿梭了很久,然后一直走到村尾的位置,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露天篮球场,球场上还有小孩子在追逐打闹,王琴家就在篮球场旁边。

“不好意思哈,乡下就这样,不要见怪。”王琴笑容有点尴尬,边走边扫除鸡鸭留下的粪便。

我倒是不在意,只不过李志峰表现得太夸张了,捂着鼻子,脸都绿了。

“咳咳……”我咳嗽了两声,李志峰这才收起了夸张的举动。

我们进了家,便看到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妈,经过王琴介绍,这是她的婆婆,她也跟我们说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她婆婆家的情况。

虽然家境不好,但她婆婆一看到我们来了,立即端上了很多水果和糖果,拿来招待我们,她也抱着自家的孙子坐在了一旁。

“妈,你跟他们说说吧,我去做饭了,看着孩子哈。”王琴将茶倒好之后,便要去忙碌了。

“张师父,听王琴说,你有办法找回棺材吗?”王琴的婆婆开门见山问道。

“先过来看看。”我回答的并不严谨,这在我们这行来说,是很不合理的事情,因为眼前的情况,让我有点恍惚,似乎并不是找回棺材这么简单。

“那就麻烦你了。”说着,王琴的婆婆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哽咽着声线,叹息了一声:“如果不修高速公路,那棺材是不是不会走了?”

这话还真不好回答。

王琴的婆婆说着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你看我,张师父,实在不好意思。”

我没在意,接着问道:“我听王琴说,棺材之前是放在西厢房的,对吗?”

王琴的婆婆闻言看向了西厢房,跟着点点头:“没错,就在那儿。”

我起身朝西厢房走去,所谓的西厢房,其实就是一个搭成的露天棚子,上面还盖着帆布,里面还堆满了农作物,谷子和玉米,而在西厢房正中间,赫然放了两根凳子,看来这就是当时存放棺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