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请升天

第四十五章 人口

字体:16+-

如今蒋云他们这伙人,赵轩并没有正式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计划当中。

一来是这些人的不稳定性因素太强,二来就是这些人现在还没有证明他们的价值。

比起蒋云他们这些人来说,赵轩还是更信任王吉王阳他们。

那礼部侍郎被赵轩稍加安抚放回朝廷之后,果不其然,没有再提十箱财宝的事情。

所以现在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蒋云莫强他们这些人如今的动向。

赵轩心里暗自想到:“如果最后这批人真的靠得住,那将也是一支秘密军队。”

在这段时间,赵轩认真的看了一下统计上来的人口普查。

北方的这些封地里面,因为天气的寒冷,又加上人口流失。

其实总人口也不多。

而这其中的青壮年更是少。

大多数的都是老者,因为那些年轻的要么就是去参军了,要么就是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了。

这其实也不怪这些青壮年,北方的气候寒冷,能够种出来的作物也不多。

即便是在地里刨食一年也不可能有南方那些肥沃的土地收成多。

再加上北方的边界,离胡族不远,经常会有一些外族的游击队,到处打劫抢烧。

久而久之人就走的差不多了。

赵轩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立刻就意识到了现在所有的事情,最根本的基础就是人。

如果北方留不住人的话,那么赵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是束手束脚的。

再者来说,这封地是赵轩的,自然是封地越富饶越强盛,赵轩的实力和名声越好。

“既然如此的话,是要用一些手段了。”赵轩看着手里头拿着的数,喃喃自语的说着。

很快赵轩封地里面的各个城墙上都贴着一些告示。

首先就是免除赋税。

但这并不是无条件满足的。

赵轩制定的政策当中写到只要有人愿意一年,开垦荒地达到十亩,那么就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

如果能够开到三十亩,就不用再交税了。

而荒地也是需要去开垦赵轩指定的荒地。

这个政策一颁布,大多数的人都激动了。

之前北方的这些地方,归朝廷统管的时候,赋税也没有特殊减免。

即便是这地方如此苦寒,交的税也和南方是一样的。

所以久而久之大家都是苦不堪言的。

然而现如今赵轩的这个政策,一年开荒出二十亩地,这对于这些在地里头刨食的农民来说,是一件很简单轻松的事情。

甚至三十亩都不困难。

这简直就是变相的减免税收,这比一般的减免税收还要明智一些,因为这样的话还能以工代赈。

“看来咱们封地来的王爷是一位了不起的呀,这样的话咱们能够少交很多税。”

“不就是三十亩地吗?起早贪黑的干,我还不信我干不出来了。”

“只要多种些地,就能让今年家里头有余粮吃上饭,谁不愿意种?”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至于赵轩所指定的开垦地方,其实就是他经过实地考察,看到的相对还比较肥沃的荒山。

北方多山,这些山里头的土壤十分肥沃,而这些肥沃的土壤又很适合种植一些不常见的作物。

比如一些药材之类的。

这些赵轩都已经整理好了,名单和种子还有种植方法。

相当于他用减税的方式雇佣了这些勤劳能干的居民去给他免费种药材。

北方的这些山地温度普遍不高,很适合一些药材的生长。

尤其是像甘草人参之类的药材,只有这样的山地好种。

偏偏这些药材又都是价值很高的,那就很合适了。

“王爷当真高明!”文师爷到底是读过几本书。在王吉和王阳还没有反应过来赵轩为何会做这样的政策的时候,文师爷就已经满脸称赞了。

王吉有些懵懵的凑到文师爷的身边,小声问道:“为啥要这么说?不就是让这些人种了点药材吗?”

“之前俺们村的人想要种药材,发现伺候起来还挺麻烦的,我可看不懂!”

文师爷如今已经和王吉王阳他们混熟了,说起话来,也不如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拘束了。

“首先这些药材肯定是要比卖米赚钱的,最多是需要付出一个炮制的人工。”

“再一个就是一旦这些农民们发现种这个药材也能赚钱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保证交粮的同时,更加卖力和自主的去开垦荒地种植药材。”

“而且你看王爷推荐的这几种药材,甘草能够生津止咳,人参能够补气养神,个个都是很适合咱们北方人吃的药。”

“到时候即便这些农民们不去卖药材了,但是家里头家家都有,在病了的时候也能自家用。”

“其实王爷最让我钦佩的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文师爷现在彻彻底底的是赵轩的脑残粉了,说到赵轩就两眼放光,感觉赵轩做什么都是别有用意而且必要圣明的。

王吉听了这些后,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很显然,他也想明白了。

越是看得透彻的人,越能够感觉得出来赵轩的厉害之处,以及赵轩对人心的洞察。

不过三天的时间,封地里面几乎所有被圈出来的山地开荒区都已经被人包了。

大家的热情是连赵轩都没有想到的。

原本他还以为有一些不太好的地段会最终没有人要。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大家都跟风抢了似的,两三天的功夫就都定下来了。

种子和其他的东西也都发给这些人了。

接下来的就是静静等待了。

自从赵轩管了封地以来,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变化,新的动静。

百姓们也渐渐的知道了,了解了赵轩。

对于这些老百姓来说,谁坐在那位置上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们的日子好不好过。

现如今赵轩一手抓起封地之后,连城里的街道上都很少有沿街乞讨的乞丐了。

这可当真是让人想都想不到的。

因为赵轩又在城中修了一个义工堂,这个义工可不是指白干工。

而是把那些没有地方住,没有地方吃饭的乞丐之类的人,招进来学手艺。

或者是学点木工或者是学点雕刻,又教一些厨艺。

总而言之,就是给安排一些学习任务,方便他们以后出去能找着活。

所以那些不是好吃懒做的乞丐,已经渐渐的变得融入正常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