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故事,說來都不長,但各有意義。
先說說那件鱔魚黃海濤花卉紋的蛐蛐罐吧。
古人好鬥蛐蛐——南宋時的賈似道外號就是蛐蛐宰相——盛放蛐蛐的器皿,自然也得有講究。蛐蛐罐這東西,不易分類,既有瓷的,也有陶的、玉的。瓷的罐子比較精致,一般用來鬥蛐蛐用;陶的罐子有土氣,透水氣,適合養蛐蛐。
這件鱔魚黃蛐蛐罐,題款是“古燕趙子玉造”,黃皮圓口,漿皮溫潤帶毫光。趙子玉是康熙年間的一位名匠,所做的蛐蛐罐都是精品,頗受市麵追捧,其身家僅次於永樂官窯出的蛐蛐罐。
藥來得到這件寶貝,是在一九三七年。當時他還是個年輕後生,第一次出遠門,隻身前往陝西掃貨。陝西這個地方,別的古玩車載鬥量,唯獨瓷窯不多,隻有耀州窯、旬邑窯算得上是名窯。所以玄字門讓藥來去陝西,不在尋寶,隻是想讓他鍛煉一下。
藥來到了西安城,四處轉悠,無意中聽說一位當地鄉紳手裏有一個子玉蛐蛐罐,登時大喜。從鹹豐年以後,子玉蛐蛐罐在市麵上就很罕見了,且多集中在京城、河北。如今這件寶貝居然在陝西露出行跡,實在難得。藥來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也得把它拿下,帶回家裏去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藥來打聽了一下,原來這位鄉紳祖上在北京為官,年老致仕後返回原籍,帶了一大堆器物,其中就包括這件蛐蛐罐,是從一位旗人子弟手裏買來的。
藥來找到鄉紳,提出收購。鄉紳卻拒絕了,說這是祖上之物,不敢擅賣。藥來使盡渾身解數,也沒能讓他轉變心意。藥來沒辦法,隻得放棄。
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即將返回北平時,鄉紳突然主動找上門,表示願意出售蛐蛐罐——但是,他提出一個奇怪的條件,不賣錢,隻換錢,而且換的不是今錢,而是古錢。鄉紳指定得特別具體,要拿三百枚開元通寶來換,還得是缺筆開元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