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人民永遠是最可愛的

聊聊中國馬

字體:16+-

據說在甲骨文中,“馬”是最好辨認的字之一。甲骨文象形,所以“馬”字寫出來——其實根本算是畫出來的——是一匹馬的側麵像,長臉,尖耳,兩條腿,背上還有鬃毛,一條長馬尾,可謂象形至極。後來金文、大篆、小篆一路演變下來,“馬”字慢慢變成了四條腿,頭背融合,等到隸書時,基本形態固定成了“馬”。

從“馬”字形態的演變可見,中國人馴化馬的曆史相當早。但到底早到什麽時候,卻是曆史上一個著名的謎。

商代後期的幾個著名遺跡裏——比如安陽殷墟、西安老牛坡、山東前掌大等地——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的馬車坑、馬殉葬坑等。如此規模的馬匹應用,其背後必然有一個強大、成熟的馴化體係來支撐。但是,在晚商之前的考古挖掘中,卻極少看到馬的蹤跡。換句話說,中國的馬匹馴化技能似乎是在商代後期才突然開竅,然後極其突兀地興盛起來。沒有鋪墊,也找不到過渡環節,駿馬們就這麽突然之間橫空出世,踏入中華民族的世界。

最早的關於馬匹馴養的記載,應該是《易經》。

以傳說而論,中國第一匹著名的馬,當屬龍馬。據古籍記載,黃河流經河南孟津這一段叫做孟河,始祖伏羲在孟河遇到一匹龍馬。它是馬的形象,渾身披掛龍鱗,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有點像駱駝,還有一對翅膀。這匹龍馬可以在水上行走,因為感受到了聖人的存在,才特意從水下浮出來相見。它還給伏羲顯現出一張河圖。這河圖可不得了,蘊藏著天地至理,比高數還神秘。伏羲看了這張河圖受到啟發,才發明了八卦。中國人數學好的基因,大概都要拜這匹龍馬所賜。

孟津當地有很多傳說。據說伏羲得馬於孟河,養馬於馬莊,畫卦於讀書台,連拴龍馬的地方都有。據說在伏羲死後,龍馬還因為悲傷過度,尥蹶子把孟河踢出了八條溝。孟河因此改名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