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人民永遠是最可愛的

馬王廟舊談

字體:16+-

赤峰有句當地的歇後語,叫做馬王廟的和尚——吃僧。

解放前在二道街有個馬王廟。這廟何時所建,早沒人知道了,卻有三個奇處:一是雖然名字叫馬王廟,裏麵正供的卻是佛爺,左右偏殿分別供著靈官馬元帥和土地爺,三個神仙各居一處,互不幹擾。二是這廟的結構和尋常廟宇不同,一進門是一麵牆——不是照壁,而是一堵封天截地嚴嚴實實的磚牆,隻能往右轉直行,才到正殿,中軸線和廟門成九十度角;第三個奇處,是這廟裏住著三、四個和尚,這些和尚腿都有點瘸,他們不分什麽住持知客,也從不做早晚課,也不接法事,連鍾都懶得敲。他們每天早上準時打開廟門,從隔壁對夾鋪買上幾個對夾皮兒——對夾是赤峰小吃,油酥麵餅夾熏肉,麵餅本身就很香,所以也有人隻買皮兒吃——權當吃素,然後拽出張桌子和板凳,坐在那兒賣香,晚上天一黑就收攤兒關門。廟裏就靠這點香火錢活著。

別看這廟小和尚懶,香火倒還不錯。這廟的三個殿都沒有香爐,隻在小廣場上擱著一個大銅方口香爐。有香客想來上香,就去和尚那裏買支香,想拜哪邊的神,就衝那邊殿門拜一拜,拜完了再插到香爐相應的一邊去。三個神仙分三個邊,其中要屬土地爺的香火最旺,靠那邊的香爐總是插得特別滿,好似一隻拱背的刺蝟。據老一輩人說,這土地爺不是一般神仙,叫做猍犭呆大仙,猍犭呆是赤峰土話,發音是Lai(一聲)dai(輕聲),意思是草原上的狼。蒙古族對狼有特別的崇拜,赤峰是漢蒙混雜之地,這個信仰也就傳過來了,和中原的黃鼠狼黃大仙傳說混在一起,成了赤峰當地土地爺——大仙在廟裏的泥像還是傳統土地公公的模樣,泥胎彩塑一個和藹老頭,雙目炯炯有神。唯一的區別是脖子上多了根哈達。所以當地人有時候也管馬王廟叫猍犭呆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