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經典散文必讀係列(共4冊)

第92章 你不能沒有家

字體:16+-

讀一篇談烈士後代趙一曼之子境遇的文章,暗吃一驚,陰影在胸揮之不去,並生出許多關於家的聯想。

趙一曼受命到東北領導抗日工作時,孩子才出生不久。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烈士抱著孩子的那幅照片和那個著名的“遺言”:“寧兒,母親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但是寧兒,就是後來的陳掖賢,成長情況並不理想。因母親離開之後父親又受共產國際派遣到國外工作,陳隻好寄養在伯父家。他稍大一點,總有寄人籬下之感,性格內向,常鬱鬱不樂。新中國成立後,生父回國,但已另有妻室,他也未能融進這個新家。

陳的姑姑陳琮英(任弼時夫人)找到陳掖賢,送他到人民大學外交係讀書。但他畢業後卻未能從事外交工作,原因說來有點可笑,隻因個人衛生太差,不修邊幅,甚至蓬頭垢麵。他被分配到一所學校教書,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說組織上對這位烈士子女還是多有照顧,但他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致命的弱點:自己管理不了自己的個人衛生和每月幾十元的工資。屋內被子從來不疊,煙蒂遍地,錢總是上半月大花,後半月借債。組織上隻好派人與之同住一屋,幫助整理衛生,並幫管開支。後來甚至到了這種程度:每月工資發下,代管者先替他還債,再買飯票,再分成四份零花錢,每周給一份。但這樣仍是管不住,他竟把飯票又兌成現錢去喝酒。一次他四五天未露麵,原來是沒錢吃飯,餓在**不能動了。婚姻也不理想,結了離,離了又複,家事常吵吵鬧鬧,最後的結局是自縊身亡。這真是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

陳掖賢血統不是不好,烈士後代;組織上也不是不關照,可謂無微不至;本人智力也不差,教學工作還頗受稱道。但為何竟是這樣的下場呢?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過不了關!而這個能力又不是學校、社會、組織上能包辦的,它隻有從小教育,而且隻有通過家庭教育才能得到。趙一曼烈士在遺書中已經預感到這種沒有盡到教育責任的遺憾。這種情況如果烈士九泉之下有知,一顆母愛之心不知又該受怎樣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