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燈公子

第11章 玖·荊道士·憨福品

字體:16+-

這位國師,腦袋沒有完全壞掉。

湖南有個秀才姓荊,叫荊茅,字貢苞,書讀得沒什麽出息,教幾個蒙童為業;人稱老師,自己也覺得慚愧。久而久之,更不大敢說話,非要開口不可,必定引經據典,以示不出於一己之見。人給個外號,叫他“古人”。

那是嘉靖年間,川楚大旱,赤地千裏。本縣父母想盡辦法找水打井、祈天降霖,而涓滴不獲。不得已張貼了告示,廣招能祈雨者,自凡是誰能求下雨來,都有百兩銀子的封賞。一向官有求於民事者,皆無此例,這一下鄰裏喧騰,老少嘩然。荊茅聽說這事,回到家中同老婆談起,自歎沒有本事,道:“這也是個名利兩全之道——可惜呀可惜!我呢,是‘出門如見大賓’;縣父母呢,是‘使民如承大祭’(《論語·顏淵第十二》),有一百兩銀子,卻沒那要的本事,唉!‘歸與!歸與!吾黨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論語·公冶長第五》)我還是給蒙童們改文章去罷!”

荊茅的老婆一聽這話便道:“這有什麽難的?你快上衙門裏去,就說三天之內必能致雨。讓縣父母趕緊起壇台,好讓你做法事。你就扮起了道行,端坐祭壇之上,口誦聖經,直等著老天爺下雨罷。”荊茅忙道:“‘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論語·述而第七》)況且天道難知,‘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第九》)”

荊茅的老婆立刻道:“你就隻管去,別說那麽多。到時候真下了雨,百兩銀子手到擒來;雨下不來,頂多饒人一場訕笑,何罪之有?”說時作勢拎著條剛從晾竿兒上取下來的幹鹹魚要打,嚇得荊茅奪門而出,一路嘴裏停不下來地念叨:“‘內無怨女,外無曠夫’(《孟子·梁惠王下》),才是齊家治國之道呀!既然如此,我還是跑一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