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定義抑鬱心理位置的概念時,我認為受傷的內化客體抱怨並造成了罪疚感和隨後的超我。根據我後來所發展的觀點,雖然這類罪疚感會逐漸消失,而且尚未形成抑鬱心理位置,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在偏執——分裂心理位置期間仍會運作著。我們可以觀察到:有些嬰兒約束自己不去咬噬**,他們甚至在4到5個月大的時候自己斷奶,沒有任何外在的理由;而另一些嬰兒,通過傷害**,從而使母親難以喂食。我認為,這類的節製標示著嬰兒有一種無意識的覺察,知道自己因為貪婪而想要將傷害加諸母親的欲望。結果是,嬰兒感覺到母親被傷害了,她因為自己貪婪地吸吮和咬噬而被掏空了,因此在他的心中包含一個受傷狀態的母親及其**。在兒童甚至是成人的精神分析中,可以回溯性地獲得更多的證據,這些證據顯示,母親從很早開始就被感覺為一個受傷的客體,不論是內化的還是外在的。[12]我認為,這個抱怨的受傷客體是超我的一部分。
和這種受傷的、愛的客體之關係,不僅包含罪疚感,也包含慈悲憐憫,是所有對他人同情和關心的根本來源。在這個三部曲中,超我的這個層麵由不快樂的卡珊德拉所代表。阿伽門農冤枉了她,將她置於克呂泰墨斯特拉的權力之下,他心生憐憫,因此勸誡克呂泰墨斯特拉要可憐她(這是他顯露慈悲憐憫的唯一場合)。卡珊德拉的角色作為超我受傷的層麵,和她是一位有聲望的女預言家有關,她的主要任務是預警。長老的領袖被她的命運所觸動,試圖要安慰她,同時也敬畏著她的預言能力。
卡珊德拉作為超我,預言疾病將至、警告處罰會隨之降臨,且哀傷會升起。她預先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和即將降臨在阿伽門農和他家裏的全麵性災難。但是,沒有人留心她的警告,這樣的不相信必須歸因於阿波羅的詛咒。長老非常同情卡珊德拉,有一點相信她,但是盡管知道她預言的阿伽門農、她自己和阿哥斯城人民的危險都會奏效,他們還是否認了她的預言。他們拒絕相信他們知道的事情,表達了否認的普遍傾向。否認是對被害焦慮和罪疚感的一種強力防禦,而被害焦慮和罪疚感是由從未被完全控製的破壞衝動引起的。否認總是和被害焦慮有關,它會壓抑愛和罪疚感,逐漸損害對內在和外在客體的同情和關心,幹擾判斷能力和現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