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論文中,我試圖研究孤獨感的來源。我所謂的孤獨感,不是指被剝奪了外在陪伴的客觀情境,而是指內在的孤獨感。即不論外在環境如何,都覺得獨自一人;即使在朋友之中,或者正在接收到愛,卻仍然覺得孤獨。我認為,內在孤獨的這種狀態,是隨時隨地渴求一種無法企及的完美內在狀態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每一個人都會體驗到這樣的孤獨。它源自偏執焦慮和抑鬱焦慮,也是嬰兒精神病性焦慮的衍生物。這些焦慮,或多或少存在於每個人身上。但在病患中最為強烈,因此,孤獨也是病患的一部分,具有精神分裂和抑鬱的性質。
為了理解孤獨是如何產生的,和其他的態度和情緒一樣,我們必須回到嬰兒早期,並追溯它對後麵的生命階段的影響。就像我們經常描述的,自我從出生開始就存在並運行著。起初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凝聚,並由分裂機製所主導。死本能對自體的破壞威脅,造成衝動分裂成好的和壞的。因為這些衝動被投射到原初客體,原初客體也被分裂為好的和壞的。結果是,在最早期的階段,自我好的部分與好客體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保護,因為攻擊被導離它們。我將這些特殊的分裂過程描述為非常小的嬰兒相對安全感的基礎——就這個階段所能達到的安全感而言;而其他的分裂過程,例如那些導致碎裂的分裂過程,是不利於自我及其強度的。
伴隨分裂衝動的,是一種從生命一開始就朝向整合的驅力,它隨著自我的成長而增加。這種整合的過程是基於好客體的內化,最初是一個部分客體——母親的**,雖然母親的其他層麵也進入到這一最早的關係之中。如果內在好客體被相對安全地建立起來,它就會變成自我不斷發展的核心。
與母親之間令人滿意的早期關係(不一定以**喂食為基礎,因為奶瓶也可以象征性地代表**),意味著母親和孩子無意識的一種親密接觸,這為得到完全理解的經驗奠定了基礎,它從根本上與前語言階段相關。在後來的生命中,他對誌趣相投的人表達思想和情感,不論這有多麽令人滿足,依然會對無言的理解有一種無法滿足的渴求——歸根結底是渴求和母親最早的關係。這種渴求會造成孤獨感,它源自對一種無可挽回的喪失的抑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