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論人生·修養

第34章 博 學 (3)

字體:16+-

建築的構成集合了很多材料,材料品質是精致還是粗糙、形狀是彎曲還是筆直,都會極大影響到我們的感覺。當建築物集中了很多材料構成了某個有機整體時,尤其可以代表一種人生觀。而它的外形及其氣韻和風采,便讓我們覺得和建築物之間是能夠用感覺溝通的。

我國的建築中,具有美學價值的大致可歸結為以下七種:

一是宮殿,就是古代帝王們的居住地和墓地,另外還有佛教的寺院等。這些建築多呈四方形,有高層屋簷,上麵有飛揚式的拱頂,下麵有高大整齊的台階,朱紅的大門配以碧綠的琉璃瓦,給人們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二是別墅,書齋舍館,曲折回環的長廊,間隔著景觀亭台,以假山假水掩映其間作為點綴。別墅追求樸素摒棄華麗,要求各種搭配遠近疏密得當,清幽高雅的情致盡顯其中。三是橋,用石塊壘成拱狀穹窿式,類似於羅馬建築。羅馬人的建築普遍都是這樣的,我國除了橋之外,其他建築很少用這種風格。

四是城,是用磚石壘成的,四周城牆之上環繞著可以供守軍瞭望、隱蔽和射箭的城垛,四角建有守衛、報時人員值勤時所住的望樓,其功能是為了保衛城市不受外敵侵擾。城的建築要堅固整齊,迄今最具觀賞價值的是我國的萬裏長城。五是華表,它樹立在陵墓之前,有時也用六麵體的柱子,但大多數呈圓形柱,頂上有雕刻有神獸的柱頭,下麵配有浮雕裝飾的柱礎,很像希臘神祠裏的列欄,它們兩兩對立,就像埃及的方尖塔。六是坊,是為了紀念某個人的名譽而建造的,大都在街道或陵墓前麵,樣式有點像歐洲的凱旋門,但是歐洲使用的是穹形拱門,而我國使用的平麵方形結構,這是兩者的不同之處。七是塔,這一建築風格來源於印度,卻融入了我國固有的審美情趣,有七級、九級、十三級的區別,一般是附建在佛寺之中,跟歐洲教堂的塔性質相類似,但中國的塔常常在佛殿之外,更能呈現出其獨立的觀賞價值,這一點與歐洲的教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