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的中心是那五個白夜。大學生一年前搬走了,約定一年後再見。娜斯金卡在街頭苦苦等待,此時遇到了夢幻者,這位夢幻者與娜斯金卡一起分享她的快樂與憂愁。夢幻者的扮演者是當年蘇聯當紅小生斯特裏仁諾夫(主演過《牛虻》、《墨西哥人》等),英俊而灑脫,毫無奶油味。夢幻者的憂傷、快樂、耐心都表現對娜斯金卡傾訴中,講述他那不是曆史的生活“曆史”。當他看到娜斯金卡忘記了等待痛苦時,從內心感到快慰。可能導演就是要表現這種超脫個人感情的愛。
宣揚“人**”的譯製片
從1960年到1962年放映了不少類似《白夜》後來被批判為宣揚“人**”的譯製片。其中給我留得印象深的還有蘇聯彩色片《紅帆》和瑞士的《海蒂》。這兩個都是兒童題材的,但表現的卻是人類成熟的情感。《紅帆》的作者是格林(不是德國的格林兄弟),他是位蘇俄的散文家。格林一生坎坷,做過水手、漁夫、鐵匠、士兵,進過監獄,餓過飯,人生的苦難幾乎嚐遍,如果沒有高爾基的營救,他可能會死在革命後的獄中。然而他沒有在作品中過多地宣泄自己的苦難,格林留給讀者的大多是對美和愛的讚歌。《紅帆》寫的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孤女阿索亞夢想成真的故事。做海員的爸爸把阿索亞撫養大,爸爸送給她一個玩具紅帆船。告訴她將來會有一位駕著紅帆船的“白馬王子”給她帶來幸福,經過種種曲折,她的夢實現了。影片著意渲染了碧海、藍天、白船、紅帆,色彩絢麗,令人難忘。60年代初的影片大多還是黑白的,即使是彩色的,攝影也很少注意構圖的優美,隻是帶色而已。《紅帆》與眾不同,它是第一部使我產生了“視覺盛宴”的感覺的影片,也是第一部給我感到有視覺衝擊力的影片。現在想起來,驕陽下的大海,波光粼粼給眼睛帶來的刺激,似有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