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泰自選集:歲月留聲

第32章 京華憶舊 (13)

字體:16+-

此後的王朝在建設京都時開始重視中軸線,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經正陽門、天安門、地安門到鼓樓、鍾樓。天橋坐落在這條中軸線上,可以說是北京的朱雀橋。

元明清時代的北京並不缺水(五十年前,陶然亭一帶挖下兩鍬就見水),甚至在城內還是河道縱橫的。在永定門到正陽門的這段路上,除了正陽門前的護城河以外,在珠市口之南還有一條河,它從東麵金魚池一帶流過來,經過先農壇南牆,一直流到南下窪子(今陶然亭)。有河必有橋,坐落在正陽門大街上這座橋就叫天橋。它建於元代,到了明代,因為修建了天壇,把本來要到泰山祭祀搬到北京來了。皇帝每年都要到天壇祭天,到先農壇行藉田禮,這兩次行動必要過天橋,所以把它改建成為漢白玉的拱形橋。天橋橋身很高,橋北邊東西麵各有一個亭子。光緒三十二年(1906),為了修建馬路,天橋的高橋身被拆掉了,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橋。後來發展有軌電車,要從這裏經過,被夷為平地。

明清時代的天橋一帶是風景區。它地麵開闊寬敞,有水有樹,有花有草,春天到來,鵝黃嫩綠,煙草迷蒙,是文士們遊覽宴飲之地。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王士禛、曹溶都曾在此流連,並有詩篇傳世。三月初,清明前後,文人士大夫還喜歡跑到這裏行修禊之事(如王羲之之《蘭亭集雅集》)。王鴻緒有《上巳》詩雲:“花底張雲幔,風光滿碧汀。一杯同洛禊,曲水即蘭亭。”可以想見,當時金魚池和天橋一帶風光美麗而且清潔,可以作曲水流觴。清嘉慶間性靈派詩人張問陶(號船山)有《天橋春望》(三首)第二首雲:“明波夾道且停車,人為臨淵總羨魚。塵外蒙蒙千樹柳,隨風綠到第三渠。”(自注:第一渠,近天橋。第三渠,至永定門)這一道道清澈的渠水和岸邊的一路綠去的垂柳,風光綺旎。這種種美麗景色都是我們晚生後輩很難想象的,因為到了民國年間,金魚池就成為臭水溝了。老舍的話劇《龍須溝》就是描寫在這裏的居民生活之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