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沉陷
1
母亲带着他们哥几个出门逃荒,每天都过着风餐风宿露的生活,饥一餐饱一餐,只求不死。
那个年代,冻死饿死在路边的人不计其数,母亲身怀着孩子,他们又小,一路上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
有一天晚上,他们一家住在一个破庙里,半夜母亲突然肚子疼得叫了起来。
哥仨见状怕得抱着母亲大哭,他们害怕母亲也会像父亲一样离他们而去,把他们撇开。
母亲虽然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很冷静的分咐几个孩子:“大童,二海,小远,快生火,帮妈妈烧点开水,你们的小弟弟要出来了。”
三个孩子手忙脚乱的忙开了。
不一会,开水烧好了,母亲还没生出来。
他们只好在母亲的口授中帮她接生,直到鸡唱三响,天刚刚亮的时候,一个小男孩降临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
母亲忍痛打开包袱,从里面找出剪子,剪断孩子的脐带,才把血淋淋的弟弟递给大童,让他找块破衣服包起来。
弟弟的降临给他们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了不幸。
他就像一条蚂蟥一样,紧紧的吸附在母亲的奶子上,哭闹不停。
母亲没有吃的,下不了奶,只能以泪洗面,慢慢的,弟弟吸出的不是奶水,而是血水,但他仍然吃的津津有味。
母亲的身子很虚弱,只能住在破庙里。
三个孩子天天出去要饭,但他们能要到的吃的却一天比一天少。因为时间一长,脸儿熟了,谁都给不了那么多,那些好心人见到他们也关上了门。
没有几天,母亲又瘦了一圈。
一天早上,大童把两个弟弟叫出了门,然后悄悄和他们说:“弟弟,再这样下去,咱又要没妈了,这个小弟弟,咱得把他偷出来,送人去。”
封程远和二哥本来就小,平时就听十岁的大童的话,现在他这么说,他们俩也害怕没妈,就同意了。
他们一路商量着,今天好好去找个好人家,明天一早,趁母亲不注意,偷了小弟弟就送人。
那是他们哥仨一生中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而这个决定却是要让他们抛弃自己最亲的弟弟。
那一天让封程远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命运的多戮。
他很庆幸,庆幸自己不用吃奶,不然说不定下一个被送出去的就是他。
他也很害怕,害怕是因为他觉得他们在做一件见不得天地的事情,他不想小小年纪就背负着这么大的包袱。
但,以他的年纪,他又能怎样呢。
他只能一路跟着两个哥哥,希望能帮弟弟找到一个温暖的新家。
他们在集市上转了两三圈,也没发现哪家人能够托付一个婴儿的生命。
那是一个叫做平安镇的集市,却没有给封程远带来什么安全感。多年以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个镇子,他都会感觉到无边的无助,哪怕是他已经是身家上亿。
后来,他们实在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家,来到了供销社门口,决定把弟弟抱来这里,让那些来买东西的人家把他抱走。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一分钱,觉得只要能买得起东西的人家,也一定是好人家了。
哥几个商量之后,决定晚上趁母亲不备,把弟弟偷偷的抱到供销社门口去。
那一个夜晚,月朗星稀,是个十分安宁的夜,但是三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苦涩和恐惧。
他们舍不得弟弟,又怕母亲因为养他而死去,他们要送走弟弟,又怕惊动了母亲。
他们都在母亲的面前假装睡着了。
封程远和二哥小海困得不行,不知不觉他们俩渐渐的睡着了,只在大童睡不着,他一直等候机会。
母亲终于被小弟弟折磨的睡着了,小弟弟还吊在她的胸前,嘴里含着干瘪的**,也已睡着了。
大童爬到母亲身边,把小弟弟轻轻的抱了过来。
母亲感觉到了什么,伸手摸了摸,小童忙说:“妈,我帮你抱一会,你睡吧。”
母亲听了,露出了笑容,安心的睡下了。
大童等母亲睡熟了,就抱着小弟弟把两个弟弟推醒,封程远还在做梦,他正梦见小雨抬着一缸子羊奶不给他喝呢。
大童把他推醒的时候,他轻声的叫了出来:“小雨,给我喝一点。”
大童轻轻拍拍他的脸,说:“小远,不许出声。快走……”
三个孩子抱着小弟弟,跑出了破庙。一路上,月亮就高高的挂在天上照着他们小小的身子,三个豆点大的影子在山路上跑得飞快。
林子里时而传来一两声猫头鹰的叫声,那声音凄厉而又令人毛骨悚然,吓着他们汗毛直笠。
他们跑着跑着,一只小老鼠从草丛里穿了出来,从封程远的脚背上跑了过去,他本来年纪就小,这一惊吓,摔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
早就跑上前一截的大童见状只好又跑了回来,骂道:“小远,快起来,别哭了,呆会把狼引出来。”
封程远吓得止住了哭声,他吃力的爬了起来,用袖子抹了一把嘴上的泥,吭吭的咳了起来。
大童一把把他推上前去,说:“快走,天快亮了。”
小远忍不住又哭道:“哥,咱不去了好不好?咱把小弟弟抱回去吧,我,我实在跑不动了。”
大童历声说:“抱回去?抱回去咱就得没妈,你是要妈还是要弟弟?”
在封程远的心里,妈当然比弟弟重要得多,他不得不止住了哭声,喘着粗气跟着大童他们俩跑。
哥几个提着一口气,跑到集市上,朝供销社走去。
襁褓里的小弟弟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要被改变,被他们抱着摇来摇去的,睡得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