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早上六點前起床,然後看書寫筆記,一直沒有斷過。所以我來跟大家聊聊“我如何讀書”這個話題,也就是“我的讀書方法論”。大家都願意讀書學習,但是怎樣讀、怎樣學呢?有人說“百戰歸來再讀書”,我想就這些話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讀書學習,再把它用在工作裏,再從工作裏繼續學習的。
1.讀書學習,也可能是一種玩物喪誌。
讀書學習,是人人都讚同的事,很多人也投身其中。但是,學習需要有一個“學習學”,讀書也要有方法論。如果不先掌握“學習學”,或者讀書沒有方法論,那讀書學習,不僅收獲不到效果,而且還會成為一種玩物喪誌。我寫這篇文章,分享我的讀書方法,也是因為見了太多的玩物喪誌式的學習和讀書,所以有了一種責任感,要把有效的讀書學習方法分享給大家。
什麽叫玩物喪誌式的讀書呢?這有一個典故,宋代大儒謝良佐,向理學大師“二程”之一的明道先生程顥拜師。程顥問他最近讀什麽書,謝良佐說:“《史書》。”程顥順手拿出一本書,抽取其中一段,謝良佐誦讀如流,把程顥提到的一大段整個背誦了下來,一字不差。程顥再抽出一本書,從中翻開一頁,謝良佐仍然一字不差地背了下來。之後,他恭敬地站立著,本以為自己的博聞強識能得到程顥的稱許,不料程顥冷冷地說了四個字:“玩物喪誌!”謝良佐登時麵紅耳赤,汗如雨下。
為什麽呢?讀書追求背誦,還要求“倒背如流”,那是為了表演,不是為了真正地去知行合一。
王陽明也說過這個問題,他說:“哪個要你背得?是要你曉得。你若背得,未必曉得。你若曉得,不必背得。”
讀書不是為了徒事講說,而是學以潤身,學到自己身上去。如果隻是為了去給人表演背誦或講說而讀書,荀子稱之為“口耳之學”,在《勸學》裏,他說:“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耳朵聽進來,嘴巴馬上說出去顯擺,口耳之間隻有四寸長,並沒有學到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