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言语行为,一切都通过理性,并在理性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表象以及试图对他人形成的影响得以实现
若埃尔·加尔德·塔米讷把修辞定义为“围绕一定问题个体间距离的协商”,协商事实上就是提出两种相反的论点,两个矛盾,并试图让一方归服另一方,或找到双方的契合点。每次协商都会考虑另一方,去构建自我形象,至少用来引起他人注意。一切都是言语行为,一切都通过理性,并在理性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表象以及试图对他人形成的影响得以实现。
我们更应该聚焦于“说动”,直接谋求受话者的行动反射
当两人说话,实际上是四个人说话,因为人格和情感被分成两部分:现实式人格和投射式人格(受话者赋予说话者的),现实式情感和投射式情感(说话者赋予受话者的)。现实式和投射式总是错位,所以产生交流缺陷——失常、误会、谎言……
我仿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把这命名为“说不明白原理”,既然说不明白,我们更应该聚焦于“说动”,不是协商观点的距离,而是直接谋求受话者的行动反射。
好恶本身,就是判断
人类既是感情动物又是**动物,为了推理和决策,仅有智力是不够的,情绪是推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个人情感的介入,一切决定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常说不要让好恶影响你的判断,但是好恶本身就是判断。
广告文案,就是修辞
读完这本《一种新辞格理论》,最近读了两本修辞学的书。广告文案,就是修辞,因为目的都是说服,谋求受众的行动反射,而修辞就是通过词语布局,通过韵脚、叠词、语感、句式,形成刺激信号的节律,让受话者产生共振,随之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