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養育

選擇的好處

字體:16+-

首先討論的是道德問題:所有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掌控。當然對於孩子來說,就掌控的力度和對象還存在某些限製條件,有許多事情必須要為他們做決定,尤其是低齡兒童。但這些都不能抵消基本原則。我認為我們的默認態度應該是讓孩子就關乎自己的事做決定,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讓我們撤銷該項權利。我們應該準備好,每當情況發生,都可以證明孩子為什麽不應該被授予選擇權。

正如一位研究人員指出的: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基本需求,即做我們生活的“主宰”,而非“小卒”。經曆自主感很重要,一種我們是自己行為“創始人”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做了什麽選擇往往沒有選擇這個行為本身更有意義。我曾短暫忘記過這個事實,那是兒子3歲半的一個晚上,他請求我給他拿一本貼紙冊。我發現書櫥裏有一堆貼紙冊子,於是選了其中一本卡車主題的,以為他會喜歡,遞給他。“不,”他堅持說,“我想自己選。”我隻好收回我選的那本,把一整摞都遞給他。猜猜他最終選了哪本?

當我們的自主感需求受到長期挫敗,其結果不僅是會令我們惱怒,也會令我們感到沮喪,甚至會生病。正如我們在第三章中所看到的,當孩子感覺被家長過度管製時,各種不可取的後果都會顯現。在學校也一樣,如果學生不能對所學內容或學習環境發表意見,那麽他們就不會深入思考,或是沒有興趣深入思考。(可悲的是,傳統和“基礎知識”的教育模式正是以這種強製被動性而著稱。)同樣,工作場所裏的成年人往往不是因為工作量太大,而是因為他們不能充分自主選擇自己所做的事,而最容易感到疲勞。

如果老師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做選擇的機會,結果會同樣好。一份調查總結顯示,其好處包括:“更大的能力感、更強的內在動機、更積極的情緒狀態、增進創造力、喜歡最大限度的挑戰(相比輕易成功而言)、更堅持不懈(較低輟學率)、較強的概念理解力以及更好的學習成績。”